李彥峰
河北科技大學文法學院新聞系,河北石家莊 050000
專題攝影又稱組照,其特點是圍繞著特定主題,利用多幅照片和一定篇幅的文字說明相結合,可以大大提升了新聞攝影報道的信息量和報道深度。作為圖文結合的報道方式,專題攝影由四部分組成:標題、組照圖片及相應的圖片說明、擁有一定篇幅且能獨立成篇的文字報道。因此,專題攝影的圖文關系,不僅包括單一攝影圖片與其圖片說明的圖文關系,還包括多幅攝影圖片與文字報道之間的圖文關系。本文擬在分析《中國青年報》的“攝影”、《南方周末》的“寫真”、《華商報》的“影像”等專題攝影欄目上刊載的專題攝影作品的基礎上,探討在專題攝影報道中處理圖文關系的方式方法。
通過對《中國青年報》、《華商報》、《南方周末》上刊登的專題攝影的進行分析研究,筆者認為專題攝影的圖文關系模式是與該報道的題材密切相關的。按報道內容特點,專題攝影的題材大體可分為人物報道、事件報道、話題報道。在新聞實踐中,專題攝影的圖文關系就會因不同類型的報道題材而采取不同的關系模式。通過比較分析,筆者認為,在專題攝影中一些特定人物或具體事件的報道,因其組照圖片只能展示人物或事件的一個連續性的片斷瞬間,因此需要文字報道部分給予“詳細描述”,以使專題攝影報道的內容更為完整、全面。這種相互依賴的關系,形成了一種圍繞報道主題的融合式圖文關系模式。
融合式的圖文關系是指在專題攝影中,組照圖片及其圖片說明所反映的內容與文字報道部分的敘事內容完全一致。但兩大部分所擔負的職責不同,組照圖片主要是由特定主題的串接式圖片組成,展現的是一些連接性的精彩瞬間。而文字報道部分則負責詳述主題的全貌,使讀者能夠把那些組照中的一個一個的瞬間串接成一個完整的故事。而對于單一圖片與其圖片說明之間的關系,由于文字報道部分的內容已經比較全面,因此單一照片所對應的圖片說明往往比較簡略,一般采取直接表述圖片內容的方式。
如表1 的案例,在這個報道中,文字報道部分有700 多字,詳述了仙軍良與泥頭戲的整個故事。而組照圖片則是仙軍良表演“泥頭戲”的瞬間。文字與圖片相互結合,向讀者講述了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生動的故事。
從目前的情況看,在專題攝影中居于主體地位的報道題材是話題式報道,在媒體刊載的數量上占比最大。所謂話題式新聞報道,就是對某一社會熱點話題進行分析、解釋的報道類型,其時效性不強,是屬于非事件性新聞的范疇。由于話題式新聞報道能夠充分發揮紙媒在分析與綜合方面的優勢,使其正逐漸取代傳統新聞成為紙媒的主角。由于符合當今平面媒體的發展趨勢,攝影記者和圖片編輯也非常喜歡此種類型的攝影報道題材,而且因其內容的容量大,普遍采取的是專題攝影的報道方式。
通過比較研究,筆者發現,話題式專題攝影中的話題往往是綜合性和跨越性的,即擁有各個不同的側面或跨越多層次時空。因此,其組照的組合方式往往是主題同一下的并列式。而這種組照圖片彼此并列的話題式專題攝影,在組照圖片與文字說明所承擔的角色與前述人物式專題攝影又有很大的不同,大體呈現出兩種圖文關系模式。第一種是分述式圖文關系。這種圖文關系的特點是:組照圖片及其圖片說明與文字報道雖都圍繞著同一特定的話題進行敘事,但敘事的側重點不同。文字報道主要是“概述”主題的基本情況,其作用是“導讀”。而組照圖片及其圖片說明承擔起傳播“具體性信息”的主要任務。尤其是每張組照圖片所附帶的圖片說明,不僅要直接表述圖片的內容,還要增加一些背景性的信息,與所對應的圖片相互配合,構成一個完整情節。選擇此種圖文關系的專題攝影,其組照照片在排版上也往往被并列排放在一起,使讀者在品讀一個個與主題相關的小故事的過程中,理解報道的主題思想。

表1 案例:《追夢“泥頭戲”》(2014年10月19日《華商報》“影像”版)
如表2 的案例,在這個報道中,文字報道部分概括性的敘述了南京人觀看世界杯的情況,起到的是導讀作用。而生動的細節描述則是由組照圖片和其圖片說明來完成的。該報道共有9 張圖片,展現了南京各方人士觀看世界杯賽況的精彩瞬間。

表2 案例:《世界杯相伴的夜晚》(2014年7月9日《中國青年報》“攝影”版)

表3 案例:《洗盤》(來源:2014年3月7日《南方周末》“寫真”版)
深度報道當前平面媒體(尤其是紙媒)非常重視的一種新聞文體。作為話題式新聞報道的一種方式,其特點不是追求時效性,而是在于對新聞事件和社會問題在前因與后果、實質與意義的表現與探究。這種報道方式不僅能夠彌補了網絡時代的紙媒在新聞時效性上的不足,還能夠有效地提高新聞報道的深刻性和思想性,非常適合紙媒的傳播特性。而專題攝影具有圖文綜合傳播的優勢,能夠實現報紙版面的視覺化水平和報道深度的同步增加,因此,紙媒的專題攝影在報道題材上更多的選擇具備深度報道特性的各類社會話題。由于具有深度報道的特性,這種專題攝影所呈現出的圖文關系模式是話題式專題攝影圖文關系中的第二種模式,即互動式圖文關系。
互動式圖文關系是指專題攝影的組照圖片及圖片說明與文字報道部分呈現互為說明、互為補充的關系。組照圖片主要是由主題內涵一致的并列性圖片組成,其主要職責是通過組照中一張張具有典型意義的瞬間,為主題和文字報道提供強有力的事實性支撐。但組照圖片的內容在深度分析方面存在不足,就需要文字報道部分能夠擔負起把報道引向深化的職責。由此也使得文字報道不僅獨立成篇,而且一般都擁有較大篇幅。對于組照圖片中的相關內容,在文字報道中往往有所體現,但并不是完全的融合,而是呈現“時”即“時”離的特點。而對于此類專題攝影報道中單一圖片與其圖片說明之間的圖文關系在比較復雜。通過對案例的比較分析,此類專題攝影圖片說明的寫作特點是:如果單一圖片所反映的事件在文字報道中有所體現或畫面的內容信息比較充分,則采取直接敘述畫面內容的方式。如果圖片的內容在文字報道中出現沒有或畫面的信息內容表現不完整,則在圖片說明部分增加一些延展性的內容。
如表3 的案例,在這個報道中,文字報道部分詳盡地闡釋了合肥高檔餐飲業的蕭條情況,是一個典型的話題式深度報道。而組照圖片則是多個與高檔餐館相關的并列性的瞬間。而圖片說明的特點是:對于文字報道中提到的內容,相應的圖片說明采取至直述畫面內容的方式。而在文字報道中沒有提到的圖片,則多是在直述畫面的同時,增加一些背景性的內容。這種相互補充的圖文關系,保證了報道內容的生動性和豐富性。
[1]盛希貴.新聞攝影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冉玉杰,冉晶.專題攝影——用圖片敘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