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廷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方城鎮新橋中心小學)
當前,新課改工作正在農村小學如火如荼的開展,但由于這次改革涉及面大、要求高、創新足,加之農村與城鎮教育資源的巨大差距,使得課新改工作進行得并不順利,多數老師和同學準備不足,應對遲緩,效果不明顯。為了進一步提高效率,推進新課改的順利進行,現結合個人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幾點自身粗淺思考,詳細如下。
長期以來,我們的傳統教育模式就是一種填鴨式的機械教育,老師是主體,學生是客體,老師的任務就是如何把知識原原本本的傳授給學生,書是怎么印的,教師就是怎么講的。而新課改任務的要求卻是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開動腦筋,認真思考,提高動腦和動手的能力。而教師則要扮演的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營造者,徹底改變傳統的應試教育。就目前的教材而言,都是以圖畫和娃娃書為主,都是一個一個的小故事,以往自己的備課材料早已如木柴般干癟。那么對于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如何加強課堂練習,如何設計高質量課堂作業顯得尤為重要;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跟上課改教學步伐,古語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轉變觀念,為第一要務。
具體來說,主要是“四要四不要”:
四要是指:一要有素質教育觀念,不要單純的進行應試教育;二要有啟發式的教學方法,不要填鴨式的灌輸;三要有課堂內外相結合的開放性教學,不要局限于課堂的封閉教學;四要有培養能力的教學,不要單純傳授知識的教學;而要做到以上四點,那么教師就要把握三點:
(1)發揮1+1>2的作用。課堂是一個整體,是老師、學生和教材的有機結合,我們要從整體上進行數學教學改革,就必須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中各種因素的有效性,讓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可以有機結合,互相合作,充分展現化學效應,將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實現最大化。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的關鍵在于求知欲,要把傳統的教學方法、解疑答惑轉移到學生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上來,充分發掘學生的求知欲望。
(3)在快樂中增長才干。學習的根本目的是獲得知識,增長本領,而過去我們培養了許多高分低能的學生,缺乏創新力,不能為國家帶來財富和力量。同時,許多學生覺得數學學習枯燥乏味,難以學習,對此,我們要讓學生們在快樂中度過一堂課。
數學教學作為一門探究性較強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求知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農村小學生受地理環境、家庭教育和地區發展的影響,思維開闊不夠,認知水平有限。而如何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開動腦筋,發散思維,就是我們廣大農村教師的重點工作。我的觀點就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讓廣大學生置于一個高效率的教學課堂。
小學生在步入課堂到接受知識對所有的新鮮事物具備較大的興趣,大部分學生都喜歡趣味性較強的事物,因此教師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期間可利用這一特點提高教學質量,實現高效教學。例如,在學習小學五年級《統計》這一課時,老師在進行教學前期首先進行備課工作,以創建故事情境的教學方法,達到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如農民伯伯從春天播種玉米、花生、馬鈴薯等,到秋天獲得大量收獲有:玉米750kg、馬鈴薯950kg、花生870kg,請學生統計一下農民伯伯總共收獲了多少糧食。然后讓學生扮演農民伯伯,選取三位學生分別扮演玉米、花生、馬鈴薯,并標明重量,這樣有助于學生對數據進行統計,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由于現代科技不斷發展,大部分學校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實現教學目的,用以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課堂教學期間可利用多媒體進行數學教學工作,如在為學生講解數學作業解題時,采用多媒體將解題步驟清晰顯示,如小學六年級圓的面積、周長計算方程,通過多媒體將圓的面積公式S=πr2,圓周長計算公式C=πd或C=2πr展現在學生面前,并配置語音講解,讓講解過程更生動,啟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深入回憶,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由于小學生的認知力度較低,并且好動活潑,喜歡游戲活動較多,因此教師可利用這一特征創建以游戲為主的教學方案,這樣利于引發學生獨立思考,提高學習質量。例如,在學習小學四年級《加法交換律》中,教師首先將公式羅列出來:a+b=b+a、a+(b+c)=(a+b)+c,然后讓組織三位學生扮演a、b、c分別代表不同的數據,按照公式進行計算看是否等于相同結果,以這樣游戲的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思考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便于更好地應用于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數學學不好,很可能影響生活。因此,每完成一次課程教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設計一些實用性較強的數學題目,利于讓學生達到現學現用的目的。例如,曹沖稱象的故事,讓同學們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我想學生們肯定會發動腦筋,一與曹沖試比高!再如,學習乘法算法后,可以出這么一道題目:小明家總共有4口人,一天,小明的媽媽給了小明20元錢,讓小明給每人買2根冰棍,到了商店后售貨員告訴他每根冰棍2塊錢,找零給他了10塊錢,請問售貨員找零找多了還是找少了?
綜上所述,只要學生們勇于實踐,學以致用就會發現數學的用處和妙處,從而促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形成良好循環。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轉變觀念,盡心盡責,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促進小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1]范文搜網.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2013.
[2]胡慧明.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的聯系.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