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燁
(吉林省梨樹實驗中學)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實現語文課堂教學最優化、如何提高教師教學效率、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成為學校以及教師最為重視的話題,它要求教師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尊重課堂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為學生創設一種和諧、民主、良好的課堂氛圍。此外,教師還要爭取將最少的時間以及精力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去,以獲得最大的產出效應,切實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相關研究表明,學生在和諧課堂氛圍中學習的效果是平時的三倍,所以,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這既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許多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學生則是學習的主體,具體教學中,教師會嚴重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在某些教師看來,學生的任務就是了解書本中所講授的內容,為此,教師會忽視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久而久之,學生在課堂上就會出現緊張、不安等心理。因此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為學生建立一種和諧、民主、平等、自由的課堂氛圍,在這樣一種氛圍下,學生就能夠自主的去學習,從而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所悟。比如,教師在講授《廉頗藺相如列傳》一文時,就可以組織學生,在班上選定角色以及評委,先讓學生分別進行角色扮演,然后讓學生去評價,這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語文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僅從課堂出發是不夠的。就高中語文教學而言,它是課堂教學與課堂外的有機結合,如果教師給予學生的任務只是課堂上有限的四十五分鐘,那會嚴重限制學生的發展。為此,教師要將教學拓展到課外,要積極地從課外找尋更好的教學素材以及資料,只有這樣,才能教會學生從生活中學習語文,從語文中體會生活,那么教師要怎樣將實際生活與課堂教學聯系起來呢?本文著重指出以下幾點途徑:首先,教師應讓新生帶著問題走向生活。每節課結束之后,教師都會為學生布置相應的作業,這是教師引導學生聯系生活與教學最重要的途徑,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收集有關下節課教學內容的熱點話題,讓他們先自己總結自己查找到的信息,然后在每節課初始給學生一定的時間以及空間,讓學生勇敢地表達自己努力和思考后的信息,這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受年齡、性格等的影響,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學習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學生的學習方式都是正確、科學的。那么,要怎樣體現學生不同學習方式的作用呢?首先,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的對學生學習品質、學習態度以及學習習慣等進行培養。傳統教學方式下,學生的一切都是由教師包辦,更是時候,教師像是學生的保姆。新課改指出,要想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價值,就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習習慣,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各司其職、明確分工的目的;其次,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積極推廣合作學習這種科學的教學模式,它既有利于學生之間展開對基本知識的檢查,也有利于交流不同學生的心得。總之,教師要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要最大限度調動學生教學活動參與積極性。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以及引導者,如果教師不能實現自身素質的提高,只能被社會所淘汰,成為中國新課改下的犧牲品。針對如何提高語文教師的素質,提出以下幾點建議:首先,教師必須具備豐富的語文知識以及較強的語文能力。這樣,才能給學生足夠的知識積累和能力的培養,這是幫助學生迅速獲取知識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此外,教師還要不斷的引導學生,讓學生學會多角度、多層次的理解問題,這能夠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其次,教師還要具備較深的人文素養。不同的人會呈現出不同的人格魅力,針對教學中遇到的人、事、物,教師只有先有所感悟,才能引導學生,讓學生也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最終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
綜上所述,新課改最主要的目標就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針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措施,著重指出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要積極地聯系生活對學生展開教學,此外,還要改變傳統落后的教學方式,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
[1]常文俠.探討如何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J].劍南文學,2013,(01):2 -4.
[2]李曉娟.新課程下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性教學的實施[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31):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