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薈
(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第一實驗小學)
興趣是最好的引導者和領路人,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擁有濃厚的興趣,才會有學習的動力,才渴望去探究、學習、時間,從而在愉悅的情緒中獲得知識、掌握操作的技能。因此,教師組織信息技術教學的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學習。筆者通過調查了解到,很大一部分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是感興趣的,但這種興趣多集中在計算機的娛樂功能上,如游戲、上網等,而提起教材上的知識,學生們卻是大搖其頭,表示太枯燥,不感興趣。針對這種情況,筆者認為教師應從教學內容和方法、教學語言藝術等方面入手,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促使他們自主參與到教學中來。
眾所周知,興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可以使學生心情愉快地去進行學習。在愉悅的心態下,學生學習起來注意力會更加集中、持久,觀察力、想象力也會變得敏銳、豐富起來,同時創造思維也呈現出更加活躍的狀態,學習效果不言而喻。為了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任務,優化教學內容和方法。
例如,在講辦公軟件Word 時,其中有錄入、編輯的教學內容。教師在講解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可以舍棄教材,讓學生直接上機操作。在學生學習了錄入、編輯的基本知識后,教師給學生布置練習的小任務:錄入一篇題目為“我的男(女)神”的小文章,文章內容學生自由編寫,錄入完成后,對文章進行相應的編輯。男神、女神在高中學生中是流行元素,布置這樣的練習任務,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他們掌握錄入的基本規則,學會了編輯文章的技巧。
又如,在進行鍵盤教學時,有一項內容是指法練習。對于高中生來說,接觸計算機的機會并不少,很多學生都會打字,但要說起指法來,恐怕沒幾個學生是規范的,他們要么是“一指禪”,要么是幾個手指頭亂點。一旦形成了習慣,再想糾正就很難,但又不能聽之任之。因此,教師要優化教學方法,使學生加強指法練習,改正錯誤的指法習慣。可以利用打字軟件中的小游戲,先要求學生練習單個字母的輸入,開始不求快,只求指法正確,然后慢慢加快輸入速度,直到完全熟練,之后進行單詞練習、句子練習、文章練習,鞏固指法。
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課堂生動、活潑的特性依賴于教師幽默、風趣的教學風格,其主要載體是教師的語言。因此,信息技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語言藝術作用的發揮,運用風趣的語言、適當的比喻對基本概念和理論性的教學內容進行講解,化繁為簡,化難為易,變沉悶為輕松,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學生輕松地掌握所學知識。
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是一個起點,更艱巨、更漫長的任務是保持學生的興趣。所以,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努力挖掘學科的特點,把課堂遷移到機房中,把理論知識的傳授寓于上機實踐的活動中,使學生在實踐中充分發揮學習的主體作用,主動學習,自主探究、自主發現,把學生學習的自主權歸還給他們。
教師在進行教學方案設計時,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留出自主學習的廣闊空間,師生共同學習,教學相長。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不僅要考慮教學方法的選擇,還要預見到學生會選擇什么樣的學習方法,使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融為一體,設計出符合教學規律的立體化的教學方案。同時,教學教案要以素質教育作為其宗旨,目標是發展學生的能力,一定要堅決摒棄知識灌輸和教師“一言堂”,一切以學生為主體。因此,信息技術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應注意這么幾個方面:
(1)要確定和選擇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材料。
(2)要能夠使學生個體進行適當選擇。教學主題是選擇要征求學生的意見,教學內容也不能一成不變,要具備一定的彈性。
(3)要照顧學生的認知水平。
(4)要重視每個學生的學習成果,要盡量給學生展示、說明的機會。
傳統的課堂教學是教師表演的舞臺,教師既是“導演”又是“演員”,學生是觀眾,是聽眾;教師一講到底或一問到底,絲毫不顧及學生是否聽得懂、是否聽得進去,能不能消化吸收。學生的角色只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沒有話語權、沒有主體地位。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教師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剝奪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只能打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即使教師下再大的功夫在教學上,也取得不了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轉變了教學觀念,在教學中越發重視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主體精神。高中信息技術教師也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在教學過程中不再搞“滿堂灌”和“一言堂”,而是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實踐中去親身體驗創新和自學的樂趣。這不僅能深化教學內容,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把學生的興趣推向高潮,而且還有利于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學能力。
傳統的課堂教學以教師的講授為主要組織形式,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傳遞,嚴重束縛了學生的發展;素質教育則要求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形式應多樣化,學生分組學習、合作探究、自由討論,教師起組織和引導作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自學能力、創新精神及合作精神等也日益發展和提高。這都要歸功于教學組織形式以學生為主體。
綜上所述,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構建充滿活力的課堂,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優化教學方法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牢固掌握所學信息技術知識,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