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雙本
(山東微山縣歡城鎮蔡園小學)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資源的充分利用被提到首要的位置,學校資源的利用首當其沖。因此,新課程標準要求一線教師必須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把教育教學工作的重心放在如何教會學生“學”上,也就是常說的轉變學生的要我學為我要學。在此觀念下充分利用學生的人力資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那么,怎樣才能充分利用學生資源呢?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資源,將對有關教學內容的資料查詢,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歸納放給學生。如教學《一夜的工作》時,為了使學生能對周總理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更能從課文中體會周總理夜以繼日的工作和簡樸的生活,讓學生在上課前去查閱資料,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教學內容,初步了解總理的形象。并且將自己查閱到的知識點在課堂上講授給其他同學,使課堂教學百花齊放,以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由于每個人的認知風格不一樣,思維方式不同,見解各異,而學生間的互動學習,各抒已見正好彌補這一缺點,使學生相得益彰。同時,又真正把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位置顯現出來。這樣的教學,既使學生學得自在有趣,教師也教得輕松自如。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成為名副其實的學生資源利用的挖掘者,教學形式的組織者。
語文學科的課程編排,具有很強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人生觀。教師在課案編寫或進行教學時,要注重文本與學生情感的教育,把課文內容通過玩玩演演的形式再現出來,使文字的東西具體化、形象化。只要玩演課文的形式多樣,對學生具有意想不到的吸引力,它可以使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想象,突破創新,又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獲取豐富的知識。三年級課本中的課文《信箱》一文,它屬于故事性的文章,教學重點是體會娃麗具有高度責任心,急人所急的美好品質。讓學生自主編排成課本劇,采用表演小品的形式,將我希望帶鑰匙的迫切心理以及得到鑰匙后的高興心理通過語言和動作表現出來,讓其他同學從表演的過程中感悟到:要想使自己的愿望得到實現,就必須付出努力,必須具有較強的責任心。這樣,學生的思想情操就隨著表演的表情和動作得到陶冶,勝過教師的言傳。同時,也完成了該課的教學內容。四年級語文第七冊課本中的口語交際《購書、談體會》是要求學生模仿營業員、我和爸爸圍繞“購書”展開對話,培養學生文明、禮貌、大方的交際習慣。教師只要在課前就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提示學生,學生就會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發揮自己的想象編出許多嚴肅的、幽默風趣的、普通話的、方言的等多種故事,制作簡單的道具。在這里,學生會因為可以自由說話,自由活動,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對白的語氣,人物的語言、表情的效果豐富多彩。當然,表演要適可而止,把學生還希望表演的欲望轉移到對表演過程的評論上,逐步引向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目的。
學生的評價,這個活的資源,在教學中是舉足輕重的。但許多教師還是不能將它應用到教學中,師道尊嚴的思想根深蒂固,在工作中放不下老師的“尊嚴”,學生絕對不能說老師的不是,教師絕對不在學生面前表露出不對或不會。對學生的評價置若罔聞,這在教學中是一個很大的損失??谡Z交際的目的是要激發學生想說話的愿望,讓他們知道怎樣才能準確無誤地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為學生提供表述自己口語能力的平臺。就我上過的一節“口語交際”課來說,我把口語交際的主權放由學生主持,完成口語交際的交際過程,老師則坐到學生的座位上充當一名忠實的“學生”。隨著小主持人導語性的發言后,同學們紛紛要求到臺上向其他同學介紹自己了解的一種電器。學習氣氛很熱烈,同學們躍躍欲試的勁頭令人振奮,當課堂學習接近尾聲時,小主持人出乎意料地要請老師上臺為大家介紹。這時,我的身份是學生,沒有理由不去,同時也慶幸我選出的主持人的機靈與大膽。我走上講臺,就電飯鍋這種家電的種類、外形、結構、保養等有順序地進行介紹,目的也就是引導學生,介紹事物要有一定的順序,要全面。接下來是主持人請學生就老師的講解進行點評。這時,學生的補充、點評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他們能言善辯的能力有了用武之地。同學們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真正把老師當成他們中的一員,師生合一得到了真實的體現。當這節課結束后,與隨堂聽課的教師交流時,學生的能力得到了一致的肯定。教師的講解在成人眼中也許是完美無缺的,可在學生的思維中不一定完美。現在的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渠道很多,對新鮮事物接受很快。因此,當學生就每一個問題發表看法時,老師應給予鼓勵,相信他們的合理性,并對其敢于發表不同的看法的行為進行鼓勵,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教師有什么理由不能給他們說出來的機會呢?老師們為什么不利用這個機會多了解自己學生的思想動態呢?要知道:童言無忌。學生的評價是你不可多得的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