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娜
(河北省盧龍縣中學)
英語教學質量是基于每節課的教學質量之上的,而每節課的質量又取決于有條有理的課堂活動,學生的積極參與,活躍的課堂氣氛等方面的因素。因此,精心、科學、合理地設計課堂活動,對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十分重要。但在我們進行的調查中,被調查者大多認為,在很多中學的英語語法課堂中,活動種類比較單一,師生個別問答和機械性模仿比較多。學生大多是傾聽者和接受者,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中。由于課堂活動單調,缺乏創新力和新鮮感,難以喚起學生的興趣和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從而導致了課堂學習效率的低下。
語法是人們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規律,是語言知識的重要內容之一。英語語法教學不但要使學生正確理解與掌握語法知識,更要使他們在聽、說、讀、寫等各種言語活動中自由地運用語法,即語法教學要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服務。因此,語法教學在英語學習中很重要。我國著名的外語教學法專家胡春洞先生曾說過:“語言既是交際的工具,又是思維工具;既有交際屬性,又具有認知屬性;既是行為習慣,又是結構模式;既是功能系統,又是規則和知識系統。實踐性強的語法知識,特別是語法知識可使學生越學越明白,越學越聰明,越學越容易,越學越輕松,從而激發學生深層的,持久的學習興趣。語法教學在任何時候,任何階段,任何情況都不能淡化的。”《英語課程標準》所倡導的語法教學不論在教學目標上,還是在教學方法上,都與傳統的語法教學法的理念不盡相同。《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教師重新認識中學語法教學的目的,改變語法教學的方式。不要把語法學習當成是簡單地記憶一些語言規則,而是應將語言的形式、意義和交際功能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實際語言運用中內化語言規則,從而使學生能正確地運用所學語言進行交際。
教師要改變傳統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思維,必須走出以下定勢思維:
第一,學生要想成功地學好英語,必須系統地學好英語語法。
學生中有一部分人認為,自己對英語語法一竅不通,所以英語就不用學了,肯定好不了。這樣一來,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對自己學好英語失去信心,所以說教師必須明白英語語法只是學英語的一個方面,千萬不能把英語等同于語法,其他的知識領域還很廣。例如,口語、聽力或閱讀等。只有把各個方面都提高了,英語的整體水平才會體現出來。
第二,學生在學習英語語法時不需要借助母語的幫助。
各個國家的語言,雖然表達的符號不同,形式不同,但都是為了表達清楚同一個意圖。所以,利用母語來學習英語,會讓學生有一個對比。借助了母語的幫助,學生更加易于理解英語。
第三,如果學生有足夠時間來使用英語,他們就不需要學習英語語法了。
假如有足夠的時間來使用英語,那是否意味著語法知識就不需要再加強學習了?不,使用英語與學習英語語法是相互促進的,只有在弄懂語法的基礎上才能準確地使用英語,只有在使用英語的同時才能掌握語法知識。
第四,語法是英語學習中令人厭煩的部分。
語法是一門語言的使用規則,我們只有利用語法才能更好地進行相互之間的溝通。在語言學習中,學習語法是基礎,可以使我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教師在傳授語法知識的同時,更要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把枯燥的英語語法的學習變成英語學習中最有魅力的部分。
所以說,在傳統教學模式統治下的教學定勢思維的轉變是非常重要的。這些定勢思維,讓學生走入了英語語法學習的誤區。使他們無法掌握語法這一門英語的基礎課程,甚至出現厭惡情緒。
首先,必須讓學生知道英語語法課是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基礎部分。脫離語法學英語,是得不償失的。只有把語法學好,用好,才能使自己的英語語言功底得到全面有效的提高。
其次,不要把英語語法單獨提出來用整堂課來講,因為它本身比較枯燥,比較難懂,內容又比較多。這樣講解容易使學生感到厭煩,從而可能對學習語法失去興趣,最好把語法放在課文當中作為一個重點來處理。不要講太多,但一定要講透。
再次,要在練習和運用英語中學習語法。學了某一個語法知識后,多做有針對性的練習,讓學生達到對語法知識點的反復,這是語法教學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課堂上,教師一口流利的英語是學習語法的最好的引導。課后,教師多讓學生進行有話題的對話訓練,讓學生獲得應用英語的機會。日常生活中,當學生碰到教師時,教師永遠不要對學生說漢語,即使他們暫時聽不懂,也不能遷就。天長日久,學生會慢慢由怕說英語到主動樂于交談。
除此之外,學生必須懂得把語法知識用于真正的交流是不夠的,但懂得很少的語法知識也不利于學生的語言交流。教師只有樹立正確的英語語法的教學觀念,才能把這個“難點”轉為“突破點”甚至“亮點”,才能把學生從“山重水復疑無路”中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合理科學的英語語法教學活動,可以讓乏味的語法學習變得生動有效,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無定法,因人而異。作為教師,我們應當積極探討多樣、靈活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并付諸于實踐,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教師在高中語法教學過程中,有責任發揮智慧,研究教學方法,大膽嘗試,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以解決語法概念抽象難懂、語法規則枯燥難記和學生語法意識薄弱的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交流意識,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1]徐紅.通過口語活動學習語法知識[J].中學外語教與學,2003.
[2]胡春洞.英語學習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3]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胡春洞,王才仁.外語教育心理學[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5]禹明.小學英語教學理念與教學示例[M].武漢: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