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靜
(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龐各莊鄉任田小學)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學有價值的知識,有實用性的知識,促使學生的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效課堂可以歸納為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有效地課堂”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在小學新課程數學課堂中,又該如何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體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感受。
學生只有在課堂上真正擁有了時間和空間,才能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自主地學習。教學中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教師引導小組合作探究,然后全班展示匯報,學生誰有疑問都可以隨時站起來質疑,老師做適當的補充,這樣的一言堂變成了群言堂,達到了低耗時高效率的教學目的。另外教師生動的語言、和藹的態度、富有啟發性和創造性的問題、有探索性的活動等都可以為學生創造和諧的環境。。如我在教學“三角形的分類”這節課時,設計了這樣一個互動的學習過程。老師說:“我們已經認識了三角形,并且知道三角形根據角的不同可以分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F在你能猜出老師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形嗎?”這時,老師呈現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的大部分被擋住,只露出一個角。有的學生說:“我猜是銳角三角形,因為我看到了一個銳角,我猜另外兩個也許是銳角?!庇械膶W生說:“我猜是鈍角三角形,我看到的雖然是銳角,另外兩個可能一個是銳角,一個是鈍角?!睂W生爭執不休,各有各的道理。學生對這個環節興趣頗濃,參與的積極性相當高。因為“猜一猜”這樣的活動,它不僅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在“猜”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說出是什么三角形,還要說明理由。這樣的活動,也為學生提供了和諧的氛圍。
課堂上鼓勵每一位學生都要參與討論,盡量給他們多的表現機會,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體驗數學和經歷數學。讓學生在實際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體驗數學。如在探索與發現三角形的內角和時,我給學生提供了小組活動記錄表,讓學生自己動手去量三角形的三個角的角度,并在小組內交流發現規律。在發現規律后,再引導學生動手去撕紙、折紙來驗證自己的發現。在整個過程中,我充分放手讓學生去經歷操作,驗證、交流等數學活動。讓學生既學到了知識,也體驗了“做”數學的樂趣。學生有了學習的樂趣,就有了熱情,有了熱情學習成績自然也就上來了。
作為教師應充分地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把學生看作發展中的人,可發展的人,人人都有創造的潛能;教師必須精心創設教學情境,有效地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就教學內容設計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適應性和開放性的情境性問題,并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指導。讓學生產生認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認知沖突,從而促成對新知識意義的建構。因此,在創造性的數學教學中,師生雙方都應成為教學的主體。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應根據不同年齡和不同發展水平學生的需要,同時也要符合不同的學習內容。探索與發現的方法是值得提倡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應當用這樣的方法。教學新概念、新方法的內容時需要學生去探索,但有些規定性的內容也可以用接受式的方法。如我在教學“用字母表示數”時,學生在學習字母與數字、字母與字母相乘的簡寫規律時,我沒讓學生探索、討論,而是直接出示學具紙讓學生自學這些規定性的知識。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把課堂真正還給了學生。老師的任務相對來說重了,要充分預習,才會有豐富多彩的課堂展示。例如,有老師在上復習課時,一共出了10 道題,一道一道講,看似課堂氣氛活躍,學生人人參與,作業也設計的有坡度,但當我坐在下面和學生一起聽課時,發現這些題目只有少數幾個同學不會,但老師還要從頭到尾全班講,這種現象在學生比較普遍,所謂復習課幾乎都是這樣進行的,沒有提出一個有效學習的針對性問題,集體浪費時間,只是為了完成所謂的教學任務、教學計劃??上攵@樣的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沒有。在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觀念,用愛心呵護學生,讓同學們在民主、和諧、愉快的氛圍中學好數學,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我們必須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
[1]李桂平.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初探.教師教育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