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學 李玉紅 秦國太
如今,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更具個性化、多樣性,在餐飲企業的營銷中采用文化的因素,利用文化營銷實現餐飲企業經營道路的開拓,促進企業發展是很有活力的營銷方式。
我國的餐飲文化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博大精深。主要有6種文化:即菜品文化、小吃文化、宴席文化、餐廳文化、服務文化、營銷文化。
菜品文化即通過飲食人們享受著飲食文化,形成了“八大菜系”,并且菜系的覆蓋面廣泛。小吃文化即各種當地小吃展現的民間文化風俗,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伴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吃的樣式越來越多,因其營銷全面,操作便利,沒有什么禮儀,人們非常青睞。宴席文化即社交文化,文化品位最高,是餐飲企業檔次的展現,比如,具有滿漢文化的“滿漢全席”、具有清朝文化的“隨園菜”、象征紅學文化的“紅樓宴”等。餐廳文化即餐廳的消費環境文化,其裝飾、風格、情調等對顧客的印象非常重要。服務文化即形象文化,其中服務員是形象大使,其服務水準、著裝、氣質等是企業形象的展示。營銷文化即企業文化,主要指企業的經營理念、經營宗旨、營銷策略等,據此企業可以推銷自身,爭取市場。
傳統的餐飲營銷主要通過各種媒體來進行,比如電視、電臺、互聯網、報紙雜志、戶外廣告、告示牌等;餐飲營銷手段多樣,更加注重服務、形象設計和策劃,合理利用內部人員推銷,利用多種方式向顧客推銷等。
餐飲文化營銷是將文化和營銷結合,按照顧客實際需求,有意識地進行價值觀念的發現、甄別、培養等,符合消費者的意愿,是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的營銷方法。通過文化營銷,可以將餐飲企業的文化進行傳播,維護企業內外部各種利益,增強企業的凝聚力,美化企業的外部形象,增強綜合實力。餐飲文化營銷將文化知識、哲學有機融合,通過想象力,將文化和現代思維包裝到產品、服務上,建立品牌形象,創新企業文化,建立餐飲企業的消費價值鏈,提升其整體競爭力。
餐飲企業屬于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作用非常重要。21世紀以來,我國的餐飲企業快速發展,增幅居前,餐飲市場巨大。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我國的餐飲企業相比國外,仍然有差距,在經營管理、品牌、營銷等方面差異顯著。
在餐飲企業不斷競爭的情況下,國內的餐飲企業趨于飽和,國外的大型飯店管理集團期待進攻。餐飲業出現了同質化的現象,各個企業爭相采用文化營銷的方式增強競爭力。一些外資企業占領我國市場,在文化營銷理念上給國內的餐飲企業帶來壓力,餐飲文化營銷的重要性增加。
如今,我國的餐飲文化營銷緊跟時代的發展,了解市場脈搏,人們的消費心理、精神需求、消費品位逐步增加,同時消費者的心理更加成熟,需求多樣化、個性化,文化營銷工作必須加強,提高文化特色,促進經營的綜合效益。
餐飲文化是國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歷史悠久,主要展現的是人們的飲食活動、飲食品質、審美體驗、社會作用等獨特性的文化意涵。餐飲業屬于服務行業,將實物的產品、服務產品,生產和消費有機結合,具有獨特的文化特征。消費者的購物行為主要受到食物的質量、價格、服務態度、消費環境等影響,所以,餐飲企業自身的特點、文化底蘊決定餐飲企業必須做好餐飲文化、品牌文化的構建,做好文化營銷,增強餐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我國的餐飲企業的發展趨勢主要有:連鎖化、集團化成為餐飲企業的主要發展方向;餐飲消費的主力是大眾消費;更加注重飲食文化,品牌是競爭力;做到科學化、營養化。餐飲營銷的主要方式有廣告、宣傳、菜單、人員、餐廳形象、電話、公關等,按照我國的實際情況進行文化營銷,走自己的餐飲道路。
長期以來,我國民眾的飲食觀是“食不厭精、燴不厭細”,飲食講究營養,敬重禮儀,多喜歡同桌共食,講究席規等,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具有很多的優點。綜合分析主要有:產業和企業的關鍵因素、機會威脅、優劣勢等,最后進行戰略規劃。優點一是以味為本,注重原料的自然風味,使食物精美,追求美味。其缺點是選擇的范圍加大,需求更多樣;優點二是菜品繁多,原料豐富。其缺點是某種程度下某種產品需求小,規模化不足;優點三是餐飲屬于綜合和藝術的工藝,整體色香味俱全,實現從個體到整體的變化,是“合”的思想體現。其缺點是服務質量、監督的差異。大企業相比小企業服務質量、監管力度不夠。優點四是飲食的共享性,社交性更強。缺點是餐飲企業、顧客、供應商之間的規模優勢缺乏。
傳統上認為營銷即推銷、公關。重視外部,忽視內部;產品的開發、創新不足;缺乏實際調查,對顧客的實際需求不了解;誤解全員營銷,讓每個人參與營銷,并且實施獎懲措施,勞民傷財,實施效果不良。
具體體現在:沒有考慮自身特點、風格,隨意模仿;頭疼醫頭,虎頭蛇尾,營銷的整體性不足;只注重短期效應,少有長期的規劃;整體規劃不足,認為營銷只是營銷部門的事,各部門配合性不足。
很多的餐飲企業只重視眼前利益,市場調查不夠,導致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差。現階段,很多餐飲企業對自己的文化、目標消費人群的定位缺乏,文化營銷策略的制定根本沒有以目標消費者的文化習慣、相關背景為依據。許多的餐飲企業根本沒有從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出發,或者主觀臆想,或者只按自身愿望,導致目標市場不明確。
首先,品牌建設的意識薄弱,沒有有效地宣傳自己的產品,提升產品競爭力,我國的餐飲業中民族品牌少;其次,在品牌建設過程中,對于品牌的經營僅僅利用廣告的情況很多,市場擴大后,僅靠廣告遠遠不夠的;再次,品牌文化內涵不夠,一些餐飲企業只做表面文章,沒有深入進行文化營銷,品牌營銷力度不夠。
改革開放后,雖然學習了很多的營銷理念,比如4P、4C、4R理論均屬于舶來品。可實際應用卻不靈活,缺乏創新,很少有本土化的改進,導致的局面是學習了很多,可是實際卻難以靈活應用。對于外來的理論基本要點要和我國的實際餐飲情況相結合,促進文化營銷的創新性。
目前,餐飲業中進行營銷學習、實踐的主要是管理人員、中介咨詢公司、理論研究者。文化營銷的實踐者主要是管理層,其實踐經驗較多;理論研究者的營銷理論豐富,咨詢人員則理論和實踐均有所掌握。所以,要使我國的營銷理論具有特色,必須群策群力,按照我國實情,吸收傳統文化精髓加以創新,提升服務,發展我國的餐飲文化營銷理論,增強系統化、專業化、可持續性。不斷增強餐飲企業主動的文化營銷意識,不斷學習理論并加強實踐。
借助文化渠道,可以使企業和公眾間的情感加強,增強信賴,提高知名度。比如,一些企業注重公益事業,利用公益廣告、希望工程等,保護環境,開展綠色服務;利用文化的感染力、親和力,增強認同感,讓消費者做欣賞者、宣傳者;利用各種節日,開展一些活動,比如美食文化節、餐飲大賽等。利用文化造勢可以增強營銷的吸引力、感染力。
做個性化營銷方案。現階段的餐飲文化同質化普遍,必須借助個性化的營銷方案才可以增強企業的生命力。一是可以實踐順序推出時令主題、傳統佳節主題,期間要注意時令和菜品、營銷宣傳等的統一,宣傳科學、合理的飲食方式;二是按照消費群體的層次,推出系列品味主題的餐飲。比如親情餐、情侶餐等,同時將一些文化意蘊進行注釋,展示企業的文化品味,關心消費者;三是大型餐飲業可以進行差異化營銷,比如俏江南的各種主題餐廳。總之,營銷手段要和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一致,言行一致做營銷。
企業內部文化建設是系統工程,必須實事求是、堅持不懈。這是從思想意識到實踐發展過程,可以有效推動企業前進,是做好文化營銷的前提。
首先做好市場定位、管理理念等規劃,明確方針政策,并積極落實到實際的服務、管理工作中,開展標準化管理;其次,要將方針政策和企業的規章制度、員工規范、服務流程等工作有機結合,具體落實,使得管理體系標準化、特色化;再次,注意以人為本。緊緊抓住員工的實際需求,創建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樹立企業的良好品牌。增強踐行力度,使其積極進行企業價值的創造,和企業同舟共濟,產生良好口碑。
我國的人口眾多,各地的風俗差異巨大,必須進行準確的市場細分。對目標市場進行準確劃分,可以有效識別目標消費人群,這是很關鍵的步驟。餐飲企業要按照文化、地理、心理、人文等因素,開展調查研究,準確劃分市場,按照目標消費群相關文化背景、消費需求,開發一些相應的餐飲產品,不斷增強消費者的信賴、認同。
通常,企業定位自身文化有三種情況,即傳統文化路線、現代新潮文化路線以及兩者的融合。在運營之初就要重視文化營銷路線,并且注意現代新潮文化路線的選用,不斷健全營銷體系。
總之,在餐飲行業規模不斷擴大,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餐飲企業的文化營銷必須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利用我國得天獨厚的美食文化資源,準確理解文化營銷的含義,選擇有效的營銷策略,提升餐飲文化經營效益,提升品牌度、影響力,并能夠在國內外市場擁有自己的地位。
[1] 莊二平.我國餐飲企業文化營銷策略探析[J].社會科學家,2013(02).
[2] 王曉琦.中國餐飲企業文化營銷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3(15).
[3] 李凱旭,王淑芹,李冰.黑龍江省餐飲企業服務營銷策略研究[J].佳木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2).
[4] 李玉紅,王淑芹.黑龍江省餐飲企業網絡營銷策略研究[J].中國證券投資,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