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麗艷
(河北唐山海港經濟開發(fā)區(qū)王灘鎮(zhèn)趙灘小學)
小學語篇教學是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積累語言知識的主要途徑,其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小學語篇教學的核心在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語境,讓學生在情景中感知、體驗并運用語言。其中,文本材料是語篇教學的基礎,是學生語言知識輸入的源泉。學生通過文本材料獲得語感并進行操練,進而鞏固所學的語言知識,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
所謂文本再構,主要指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需要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結合實際教學對教材的內容、編排順序、教學方法進行適度取舍和調整。文本再構的意義在于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語言情境,讓學生在有意義的語境中學習英語、運用英語,使課堂學習充滿情趣,提高教學有效性。新課標要求英語教學“以生為本”,教學時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年齡、學習背景、語言興趣、認知能力和水平等因素。因此,文本再構不僅要考慮文本的難度、長度和深度,更要圍繞教材和學情進行再構。文本再構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小學英語教材多是由模塊組成的,每個模塊都有一個主題,而每個主題下面又有幾個話題。教師應該重視鼓勵學生學習使用規(guī)范的英語,在各種情境中積極參與“任務”和“活動”,從而體現語言學習的激勵性、工具性和交際性功能。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在課堂上就應該圍繞教材中每個模塊的主題或每個單元中的話題和分話題這一主線組織教學。
文本再構是要利于教材的再構、再研究和再度開發(fā)。從教材出發(fā)進行再構,學生的語言學習才能系統性地遞進和發(fā)展,教師的語言運用也才會更加規(guī)范。教師要鉆研課標,因為它是所有教學行為的出發(fā)點和歸宿。脫離教材和主題的盲目再構,會給學生的語言學習造成不必要的負擔。
教師要把學生的實際情況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現有的語言能力、語量基礎和生活經驗,文本再構時教師還應考慮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再構文本的難度、長度和深度要適中,不能偏難或者偏易。內容簡單將無法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難度過大,學生會產生畏難情緒,害怕失敗,容易喪失學習的主動性。
文本再構是一種與話題一致的、有核心語義的書面性、話語性的語境創(chuàng)設,是在教材范疇的基礎上,通過句和句的組合,形成有語義的話語、文字、圖表性的文本。語篇教學中的文本再構只有通過優(yōu)化教學情境、實施任務教學才會增加學生的語言輸入量,提高學生在任務實施過程中語言運用的能力。
在進行語篇教學時,教師應該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以對文本的整體感知帶動詞句的學習,在語段的整體推進過程中運用文本進行語言訓練,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在整體語篇的學習中邊學邊用
文本再構后語篇教學中一個很重要的處理點,是如何處理好關鍵信息的復現率和文本的漸進。只有在創(chuàng)設的主題情境中盡量多地以不同形式復現關鍵信息,在任務執(zhí)行過程中有大量的鋪墊,能力強的學生才能自然而然地輸出。通過教師、多媒體以及這些學生的反復輸出,其他能力較弱的學生在任務后的活動中就能有話可說。
任務驅動是以學生為主體,以任務為中心,以活動為途徑,以語篇為語量基礎,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的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交流和合作,以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教師通過設計教學任務,給學生感受文本、理解文本、運用文本的機會,拓展學生的語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
《英語課程標準》的實施,進一步提高了對學生寫作技能的要求。隨著考試制度的深化改革,對學生寫作能力的考察和綜合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對我們小學生來說,用英語寫作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此,對小學生的寫作技能要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寫作技能必須與文本再構相結合。
英語寫作開始階段要狠抓基本功的訓練,堅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首先單詞記憶要過關。單詞記憶要在文本再構中進行,介紹一些記憶單詞的方法和技巧。同時,要設計相應的多樣練習,內容要涉及到語音聽讀等方面。對于暫時未過關的學生要采取補救措施,直到過關為止。單詞記憶達到一定程度對英語寫作的提高將大有裨益。單詞過關以后,要進行單詞訓練。在教學中我們還要注意讓學生全面準確的掌握五種簡單句型,即:S+V(主+謂);S+V+O(主+謂+賓);S+V+O+O(主+謂+間賓+直賓);S+V+O+C(主+謂+賓+補)。從簡單句開始加強對基本句型的訓練,同時也要注意練習的覆蓋面。訓練方式可以采用連詞成句、模仿造句、翻譯、完成句子、換詞改寫句子等形式。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是學生學習英語和培養(yǎng)技能的主要內容,具有體裁多樣、語言知識豐富等特點。因此,在平時在文本再構教學中應不失時機地指導學生進行課文的簡寫、改寫、仿寫、續(xù)寫等聯系來培養(yǎng)寫作能力。配合課文訓練寫作有利于強化學生的遣詞造句、準確使用句型和布局謀篇的能力,進而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具體做法如下:
(1)簡寫。教師把課文中的關鍵詞或主題句提供給學生,學生通過連詞或根據主題句發(fā)揮,寫出課文的簡要內容。
(2)改寫。指導學生研讀課文,在弄清內容,掌握其基本思想,了解其脈絡和語言特色的基礎上,把其改寫成不同體裁的小短文。
(3)仿寫。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依照課文的體裁,套用課文的句型,設定類似情境進行仿寫。仿寫能反饋出學生對課文的體裁及重要句型的掌握程度,也能達到鞏固學生對課文所用語言材料的系統掌握,取得舉一反三的效果。
(4)續(xù)寫。根據某些課文的特點,讓學生按照課文的懸念接下去續(xù)寫。這種訓練方式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而且可以提高其學習興趣和運用課文的能力。
總之,小學語篇教學是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積累語言知識的主要途徑,其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學生通過文本材料獲得語感并進行操練,進而鞏固所學的語言知識,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1]胡壯麟.語篇的銜接與連貫[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2]何智,劉洋.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益的反思與對策[J].教育學術月刊,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