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秋香
(吉林省洮南市第二小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到情境教學法,主要指的是教師能在課堂上通過一些形象生動場景的創建,來調動小學生的求知欲,使小學生能夠有具體的學習體驗,進而有效加深對教材的理解,最終提升學習能力。本文主要探討情境教學法的優勢及具體的實踐應用。
在語文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其主要內容是通過在教學中融合學習情境,全面發揮語言、表情等形象化的教學作用,加深小學生對教材的理解,提升其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能力,其在語文教學中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切合小學生的學習心理。一般來說,在感知方面,小學生對于新奇事物具有較強的求知欲,在感知上是非常直接的,而且被動感知發揮著主導作用。在理解方面,小學生還不能做到間接理解或抽象理解,只能通過直接理解或形象理解引導。在知識鞏固方面,一般不能靈活運用知識,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到情境教學法,恰好能補充小學生在學習上的心理缺陷,符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而且更容易被小學生接受。如《我的家鄉》教學,以詩引線,“景”中生情。教師:說起“家鄉”這個詞,屠老師不由得想起一句詩來:“野曠天低樹,江青月近人(出示課件詩句)。”家鄉那秀美的江水,仍使我記憶憂新!讀著這句詩,大家想到了家鄉的什么風景?學生A:讀著這句詩,我想起了家鄉的木蘭山!學生B:我想到了家鄉大悟的空山洞。
第二,便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在課堂中加入角色扮演、游戲等多樣化的教學辦法,極大增添了課堂的活躍氛圍,擺脫了傳統教學中填鴨式教學的局面,小學生也能更多的參與到學習中,從而更好的課本知識。
第三,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運用情境教學法教學的一個重要作用,便是能夠使小學生的情感得到更大程度的激發,小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互動中,一般都會跟隨朗誦、辯論等多種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融合自己的語言、動作等,這是對小學生表達能力的促進,也是對小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更是對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于情境的科學創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科學導入。這是指教師在充分審視自己教學能力的前提下,在教學開始前能夠通過一種方式將小學生的學習興奮點加以有效激發,使小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中更加專注,進而全心步入課堂學習。例如,對于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知識教學,為了提高小學生的學習專注性,教師可以通過優美導語的導入引導小學生進入課文,讓小學生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以一種美的方式溝通小學生的心靈。二是注重小學生情感的激發。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并不缺少文質兼美的作品,這些作品無一不凝聚著作者的深切情感,因此在這一類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文章中的豐富情感來引導學生感知文字藝術,激發其情思和遐想,熏陶其道德情操。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圖畫法的合理運用,對于鍛煉小學生的想象力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教師在全面把握語文教材的前提下,給予小學生提供一定指導,逐步引導小學生通過想象將課本內容加以圖畫表現。這種圖畫法的運用,對于小學生抽象思維的擴充以及想象力的提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而且,也是對小學生動手能力的鍛煉,更十分貼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比如說,在《四季》這篇文章中,教師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小學生理解四季,但是如果在課堂上只是單純地朗讀課本內容,小學生根本不能深入地了解四季特點。因此,教師就有必要在情境教學法的運用中引入圖畫法教學,讓學生通過對四季的想象畫出一幅關于季節的圖畫,或者讓學生畫出關于四季的代表動植物,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能將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調動起來,引導其深入對自然的觀察,有利于小學生更加全面的理解四季特點。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不同的課本內容,可帶領小學生進入大自然或是社會中的經典場景中去,讓小學生可以近距離的觀察,加上教師的形象生動描述,讓小學生體驗真實的感覺。比如,當教師需要進行關于動植物的作文教學時,有必要積極引導小學生加深對動植物的觀察;如果教師給小學生布置一篇關于《春天》的作文時,可以先帶小學生感受大自然,這樣在作文中小學生就能夠把自己的所見所想寫出來,達到小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將情境教學法引入到小學語文的教學實踐中,對于調動小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積極性發揮著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它能夠讓小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帶著強烈的求知欲去探索語文課本的內容,更好地理解課本知識,有利于學習能力的全面提高。
[1]麻建芬.淺談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09):159.
[2]徐龍啟.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34):84 -85.
[3]王麗艷.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研究[J].才智,2013,(23):126.
[4]孔凡成.小學語文情境教學中閱讀教學實踐失誤——關于李吉林情境教學實驗系列研究之五[J].欽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04).
[5]吳笛.從情境教學角度出發結合中高職數學教學引發的思考[J].青年文學家,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