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文理學院元培學院 付亮
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決定了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財務管理是企業最基本的經濟管理活動,如果不能很好地處理企業的財務,就會影響企業正常的資金運轉,造成企業資金短缺等困擾,對企業的經營管理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做好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是企業主要的管理部門之一,對于企業的資金運作情況,以及企業的財務行為進行管理。我國當前的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機構模式,主要為會計和財務管理部門合并而成的管理模式。這樣的財務管理模式將會計與財務進行統一管理,這樣雖然使得企業的會計財務組織形式簡單化,但卻無法將會計與財務的職能進行有效劃分,機構內部常常是以會計的核算職能為財務管理工作的核心,財務分工不明確,工作人員在工作時可能會出現重復,或者少干、漏干的情況,給企業的財務管理造成一定影響。
我國當前的中小企業多為家族式的企業管理模式,因此,在財務部門的崗位設置上,常常會出現職能重復的崗位。一些中小企業的管理人員,由于思想等方面因素的影響,不會在企業設立專門的財務管理部門,或者設立的財務管理部門缺乏有效的管理,將企業的財務管理視為家庭的財務管理,企業財務管理部門的設立沒有實際的意義,使財務管理部門喪失了其應發揮的作用,而中小企業在缺少有效的財務管理以后,也會不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容易使企業的資金不能正常運轉,造成企業的虧損。
企業的財務管理主要是對企業的財務活動的管理,而一些中小企業不重視企業的財務管理,只關注企業的銷售部門、商品的生產過程與結果等外營部門,認為這些外營部門管理得好就能使企業收益,從而忽視了企業財務管理部門的作用。并且就我國當前中小企業的發展狀況來看,財務管理部門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并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特別是在中小型的民營企業管理中,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當前我國的中小企業的決策管理模式仍以經驗決策為主,這雖然有助于企業的經營決策,但過程缺少程序性,不利于企業的高效管理。
我國中小企業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其籌集資金的方式上,中小企業的集資方式與大企業不同,他們的融資渠道非常單一。中小企業的資金來源較為單一,多為經營者自身積累的經濟財富,或者是向親友借貸,或與他人一起合資,從而形成企業的初始資金。
企業缺少長期的規劃方向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一些中小企業缺乏相應的市場調查,缺少對企業自身能力的認識,忽略國家宏觀調控對企業發展方向的影響,對什么行業都抱著賭一次的心理,造成企業管理的不善;還有一些中小企業只跟著國家政策走,認為國家進行調控的行業就一定是賺錢的行業的錯誤思想;另一方面,一些中小企業對于要投資的項目缺少科學的籌劃,對項目的投資規模、建設周期等缺少合理的部署,不能保證在項目建設的過程中資金的可靠性。一旦發生意外,如國家加大宏觀調控的力度等,就會讓企業面臨困境,造成企業經濟效益受損。尤其是近些年來,房地產市場的快速發展,鋼鐵、水泥等中小企業紛紛建立,但由于國家的宏觀調控造成了這些中小企業的倒閉,也給銀行帶來了巨大損失。
企業缺乏財務風險意識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然會產生負債,需要財務發揮其杠桿作用。但一些中小企業管理者缺乏對財務方面的認識,不考慮企業自身的發展狀況,而是一味地考慮從銀行貸款,從銀行獲得貸款以后不能將這筆資金有效使用,一旦資金用盡,企業就要進入貸款維持經營的狀況,形成惡性循環;其次,如果國家宏觀調控的力度增大,那么企業想投資,從銀行貸款就會變得十分艱難,這時企業就會另想辦法,改變貸款的用途,將企業投資期長的投資項目,通過短期借債的方式進行回收,致使企業的流動負債大于流動資產,增加企業潛在的支付隱患;最后,中小企業間常會出現互相擔保的現象,有時一些企業為了投資新項目,拆東墻補西墻,將債務擴大,形成債務鏈。這使得銀行不能準確對中小企業的財務狀況做出判斷,給財務監管增加了難度,企業經營成本的不斷增加,也隨時可能使企業資金不能周轉,從而加速企業的破產。
2.3.1 財務控制力度弱
企業財務控制力度薄弱的主要表現:第一,中小企業缺乏對資金的有效管理,造成資金的不足或者閑置。一些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對資金缺乏正確的認識,認為資金越多越好,造成資金的不足或者閑置,不能有效參加企業的管理;第二,企業在存貨控制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容易造成資金的留滯。一些中小企業在月末會存貨,這些存貨資金要高出企業營業的很多倍,不利于企業的資金周轉;第三,一些中小企業還存在重錢不重物的現象,造成企業資金的浪費與流失。一些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對于原材料、固定資產等管理不到位,造成企業資產的管理不善。
2.3.2 工作流程不規范
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缺少規范的工作流程,具體表現為:第一,企業賬冊的設置、原始憑證、會計分錄等工作的不規范性,缺少嚴格的管理制度;第二,企業在編制會計報表時,不能有效、真實地反應企業的實際經營成果,使得會計信息缺乏一定的真實性,缺少對材料等的有效管理,并且缺少完善的分析核算制度;第三,對于一些中小企業而言,建立內部審計部門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即使一些中小企業有相應的審計部門,這些審計部門也不會發揮多大作用,因為這些中小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缺乏相對獨立性,不能有效地對財務部門進行監管。
中小企業缺少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是中小企業財務管理部門難以發揮作用的主要因素。中小企業多為家族式的管理,因此,對于財務管理人員的任命多為企業管理人員的親信。這些在財務部門工作的人員,缺少對財務管理知識系統的掌握,不能對財務工作進行有效的管理。而且,中小企業多重視對技術人員的培養,對于財務管理人員的職業素養要求相對較低,缺少對財務管理人員的職業素養的重視。對于財務部門的會計人員,企業也只是注重人員的使用,忽視對會計人員的培訓,導致會計人員不僅工作量大,而且工作效率不高,根本無暇顧及企業的財務管理,正是這樣的工作環境,導致財務管理不能在企業管理中發揮其自身的作用價值。
企業管理人員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企業管理人員要對企業發展進行全面的學習了解,認識到財務管理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發揮財務管理部門的作用,不要只將其作為擺設。并且企業領導者要定期學習相關的財務管理知識,做到對企業的財務管理狀況了然于心,從而保證企業領導在進行企業決策時,能夠根據公司的具體實際情況,做出準確的抉擇。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企業如果想有效發揮財務管理部門的作用,需要建立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明確財務管理部門的職責,加強企業的經營核算管理,通過對規章制度的建立,促進企業資金的有效管理、合理使用。此外,完善企業的財會管理制度,完善企業的福利制度、財產管理制度,以及報銷制度等,對財會人員的財務行為進行規范,同時中小型企業還應建立相應的監督管理機制,通過對人員的獎懲,保證企業財務的有效管理,實現企業資金的正常高效運轉。
3.3.1 加強財產控制
加強企業財產控制首先需要建立可行性強的財務監督體系,保證企業財務管理的規范、透明。加強企業財務管理,需要企業制定明確的規章制度,在采購物資、銷售等方面進行規范操作,維護企業財務安全。此外,加強企業的存貨以及對應收賬目的管理。加強企業的存貨管理,可以減少資金留滯的狀況,促進企業選用科學的管理方法,促進企業結構的優化。加強對賬目的管理,定期核對賬目,可以有效促進企業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方法,對賬齡進行有效控制,有助于完善會計工作。
3.3.2 拓寬融資渠道
資金是企業發展的關鍵,企業缺少資金就無法實現公司的正常運作,因此,拓寬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是非常有必要的。拓寬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政府要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建立完善的有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融資政策,為中小企業的融資創設有利條件。政府可以從限寬貸款條件,調整稅收等方面,扶持中小企業。政府可以通過對中小企業的引導,幫助中小企業建立完善的信用擔保體系,減少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同時,可以將信用擔保體系和社會服務化體系相結合,為中小企業提供多樣化的融資服務;第二,可以建立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基金,通過政府及中小企業的投入,建立集中服務中小企業的組織機構。另外,政府也可以通過鼓勵個人創業,發展證券融資等,拓寬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第三,加強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融資力度,通過國家的宏觀調控等,拓寬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促進中小企業的長期發展。
3.3.3 提高財會人員的職業素養
做好企業的財務管理需要有一支高水平的財務管理隊伍。因此企業要做到:第一,建立科學的用人體制,開除企業中工作能力差,沒有責任心的員工,在聘用員工時,一定要要選用有扎實專業功底,且職業素養較高的員工,建立企業獎懲機制,對于表現好的員工,給予金錢及口頭表揚,對于表現不好的員工給予一定的懲罰,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促進企業財務工作的高效進行;第二,加強企業員工的培訓。定期組織員工的培訓,對員工的專業知識及專業技能進行培訓,對于國家新出臺的規章制度進行及時的掌握,促進中小企業財務人員的工作能力及職業道德素養的提升,以期中小企業可以健康長期發展。
綜上所述,財務管理是中小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企業的財務管理有助于企業管理的高效運轉。因此,中小企業必須加強對財務管理的重視,提高企業管理人員對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建立健全的財務管理體制,做好企業的財務管理規劃,以及加強企業相關人員職業素養的提升,加強中小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促進我國中小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1] 郭藝陽.淺談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問題及其對策[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04).
[2] 王昕,趙陳哲,符澤眾.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研究——以無錫中小企業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2015(13).
[3] 羅智穎.小微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途徑和對策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