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芝
(滕州市東沙河鎮人民政府財政所 山東·滕州 277500)
理論上,都知道內部控制是怎么回事,也認識到重要性,但重視程度不夠,在實際業務工作中,特別是在鄉鎮一級,流與形式,思想意識松懈,部分單位還是領導說了算,只要領導簽字審批,費用支出報銷就是合規的。主要表現在,單位負責人缺乏內控方面的知識,思想意識不到位,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認為單位內部控制只是財務內部控制,認為只要把財務工作做到位了,把賬簿記好了,銀行存款對對了就行了,內控管理完全靠上級監督檢查,查出問題再進行嚴格整改,沒有形成常規,缺乏日常管理控制;實際業務處理方面,印鑒票據分管制度、票據保管使用制度、會計人員分工的內部牽制制度,在出現特殊情況時沒有得到嚴格落實,執行到位;在出現人員調離,特別是領導調離時,沒有進行徹底的嚴格意義的賬務交接和資產交接,只是例行公事,走走程序而已。
新《會計法》、新《預算法》、新《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都對單位內部控制做了具體規定,單位也都按照規定制定了本單位內部控制方面的規章制度,有章可循,不健全、不完善,執行力不強,缺乏長效的內部控制監督機制。
雖然建立健全了內部控制,也做出了詳細規定,缺乏針對本單位實際情況的業務操作性強的內部控制制度,缺乏具體的監督制約措施,職能部門聯合監督檢查力度不夠;針對會計業務處理不規范的情況,比如自制原始憑證不合規,摘要內容不全,會計核算不規范,監督檢查力度不夠。
鄉鎮一級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混亂,存在資產不實。對固定資產界定混淆,低值易耗品與固定資產分不清;對資產使用權和所有權分不清;固定資產入賬不及時,甚至于不入賬,疏于管理,形成賬外賬;缺乏定期或不定期資產清查制度,有的單位即使清查了,并不徹底,資產清查完了就完事了,資產清查不徹底,沒有處理結果,有些資產處理存在隨意性;在賬固定資產,比如房屋建筑物、車輛的管理還算正常,減少都能做到嚴格審批程序,像一般設備報廢、損毀沒有認真做到及時清理。時常出現有賬無物,有物無賬的情況,資產管理人和使用人存在變動性,難于管理;單從賬務上看,固定資產賬賬、賬表相符,但是賬實不符;雖然有行政事業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實行動態化監督管理,實際操作中很難做到賬實相符,缺乏資產日常管理措施。
內部控制覆蓋到各工作崗位,各個工作環節,涉及業務工作的每個人,嚴格責任落實,嚴格責任追究。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和規章制度的權利,沒有特權區域,應引起足夠的警惕。加強內部控制風險防控,必須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具備識別和防范風險的能力。財務人員尤其是單位負責人、財務負責人要嚴格做到自身思想認識要到位,深刻認識到加強行政單位內部控制的重要意義,《會計法》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做出明文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對本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建立和健全及有效實施負責;定期組織單位人員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及業務學習教育;抓緊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各項財經法律規章制度,嚴格規范單位內部控制,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狠抓落實,真正發揮內部控制控制約束作用。
2014 年1 月1 日施行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規定單位負責人作為單位財務的第一責任人,對單位內部控制的建立和有效實施負責。單位部門負責人要結合單位實際情況完善制度建設,針對內部控制中管理的薄弱環節,強化機制建設,制定規范性文件予以約束。正確對待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突出問題,如重視不夠,風險意識不強,制度流于形式,形成擺設,不起實質性作用,管理松弛具體措施不明了,各崗位之間內部制約、聯審互查牽制制度不執行,制定有針對性的可操作性強的切實行之有效的內控制度嚴格執行,不得掉以輕心。
建立業務培訓長效機制,培養高素質的財務人員。作為財務人員應當具有系統的扎實的財務、會計專業知識和經濟理論知識,能夠認真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模范遵守會計法及有關法律法規,恪守職業道德,廉潔勤政,愛崗敬業,有效地履行崗位職責,這就需要不斷地加強學習,以提高自身業務能力,需要懂得微機操作,熟練地運用財務軟件進行會計電算化業務處理,需要掌握一定的財經業務寫作能力。建議單位主管部門或者是上級會計管理部門針對會計業務崗位有針對性地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的學習,規范內部控制行為,提高財務監督管理水平,對強化廉政建設具有積極作用。尤其對加強單位財務管理、規范業務行為、保障資金資產安全、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提升廉潔高效服務效能,具有重要意義;加強財務部門負責人及相關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增強敬業意識、責任意識;通過舉辦業務打比拼,實施業務績效考核激勵機制,加強財務業務能力建設,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形成注重風險防范意識、強化責任意識的風氣,切實加強會計人員后續教育,全面提高財務人員整體素質,保證會計信息質量。
充分發揮財政、審計、紀委部門監督職能作用,加強組織指導,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開展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專項督查審計,加大制度執行的監督檢查力度,充分考慮到各業務工作崗位,考慮到日常會計業務處理中容易出錯的環節容易出現的問題,及時發現內部控制的漏洞和薄弱環節,把風險控制到可控制的范圍之內。有效防范風險,切實履行會計監督職責,督導單位內部控制制度職責落實,強化內控監督管理。
新《會計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都對內部控制做了具體規定,結合《會計法》、《預算法》、《政府府采購法》、《合同法》等有關財經法規規定,建立健全并完善符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科學合理的內部管理制度,制定出有權威性、重視度高、效用性強的內部控制規范,制定合適的具體的適宜操作的程序和防范風險措施。針對內控的薄弱環節和容易出現問題的,明確各崗位和相關人員職責權限、分工責任,堅持分離不相容崗位的內部牽制原則,建立相互牽制、相互監督的風險控制系統,堵塞會計基礎工作中的疏漏,具體會計實務操作中,印鑒票據分管制度、重要空白憑證保管制度及會計人員崗位分工“內部牽制”制度,要嚴格認真落實到位,記賬人員、保管人員、稽核人員、業務經辦人員實現有效分離,杜絕現金出納兼管保管人員,會計、出納崗位不得兼任,定期做好銀行存款對賬業務;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針對本單位固定資產管理薄弱現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資產清查盤點,并形成固定資產清查報告制度,資產管理嚴格落實到人,專人專管,將資產的購置審請報批、資產的清查盤點、毀損報廢審批形成制度化、常規化管理,保證國有資產的安全性、完整性。合理保證單位經濟活動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進行,避免違法違規行為發生,達到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最基本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