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春花
(豐縣人民醫院財務科 江蘇·徐州 221700)
目前,我國醫療體制改革面臨的復雜性前所未有,面臨的挑戰極為艱巨。因此,為提升保證醫療衛生資源分布的公平性與均勻性,在這種新形勢下,我國公立大中型醫院選擇自主擴張,試圖以此來解決醫療衛生體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這種無序擴張的發生,與人們醫療衛生需求增加相關,同時也與政府職能部門缺乏有效監管存在很大的相關性。
我國公立大中型醫院無序擴張現象,近年來愈演愈烈。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加上人們醫療衛生需求的增加,使得大中型醫院擴張速度與規模越來越大,醫院的床房規模、床位規模、利潤規模等,均創造出歷史新高,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這種無序擴張看似到了無法控制的程度。例如,鄭州大學一附院床位突破13000張,與此同時,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占地面積也極為廣大,已經超過了50 萬m2,均高于香港地區5 倍,同時也遠遠高出我國平均水平的2.4 倍。
以2014 年上海地區、中國香港與新加坡千人床位數、醫院數比較,上海千人擁有床位為6.28 張、醫院為3.24 家,中國香港千人床位5.0 張、醫院1.52 家,新加坡千人床位數量為2.79 張、醫院1.50 家,而全國的平均水平分別為2.40 張、1.62 家。但是,即便是高出中國香港、新加坡與全國平均水平,大中型公立醫院均未能停止擴張的步伐,尤其是不少縣級公立醫院基礎設施建設已高于城市醫院標準,從而造成公立醫院基建投資嚴重超標,床位閑置,運營成本加大。
如今,醫院已經成為熱門的投資產業,但令人擔憂的是,醫院的服務與醫療質量,并未得到大幅提高。
當前,社會對公立大中型醫院無序擴張現象高度關注,國家衛計委近年來多次下發文件,要求制止這一無序擴張現象。比如2014 年6 月,國家衛計委緊急下發《關于控制公立醫院規模過快擴張的緊急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區政府職能監管部門對公立醫院無序擴張嚴格控制,并暫時性停止審批公立醫院床位。由此可知,公立大中型無序擴張現象,已經引起了國家的重視。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城鎮人口數量的增加,加上基本醫療保障的全覆蓋,極大釋放了人民群眾的就醫需求。在城市分級診療機制尚未形成的背景下,人們就醫比較盲目,有條件的人民群眾,多選擇條件好、技術水平先進與功能齊全的大中型醫院,增加了大中型醫院的醫療服務壓力,在這種情況下,規模擴張成為直接的解決方法之一。
隨著市場化的改革,特別是我國醫院市場化改革實施后,運營市場化與服務模式之間缺乏有效銜接,導致醫療服務模式相對落后,政府與醫院在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上,過于注重經濟效益,忽視了服務理念的執行與推廣。因此,通過規模擴張來搶占病患資源,成為各個公立大中型醫院的途徑之一。
地方政府與衛計委部門監管不到位,也成為公立大中型醫院擴張的重要原因之一。醫療衛生機構的誕生、執業地點的變更等,均需地方衛計委的審批,但是地方政府與衛計委均在宏觀管理層面上,疏于對醫院擴張的管理,使得醫院的無序擴張現象愈演愈烈。
一些地方上的領導者,在工作心態上,存在著好大喜功、急功近利與形象工程等,認為擴大幾個大型醫院的規模、提高其衛生服務水平,則可解決人民群眾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使得公立大中型醫院的擴張得到地方政府的默許,且一些大中型醫院將精力放在了醫院擴張上,導致業務量增加,為了緩解壓力,又不得不無序擴張,形成了惡性循環。
從公立醫院角度看,醫院的規模擴張,可豐富醫院功能、提升醫院實力,并提高對患者的服務水平,增加醫院的競爭實力。通過擴張,醫院可實現經濟利益的最大化,使部分群眾的醫療服務需求得到滿足于。但是,從醫療體制改革的全局出發,公立醫院出現盲目、無序擴張,帶來的諸多問題對于“和諧社會”的建設帶來消極影響。
大中型公立醫院所進行無序擴張,加劇了醫療資源的不合理配置。導致CT 與核磁等高端設備,無法根據人口比例合理進行配置,而是按照醫院的擴張程度來進行配置。以醫院CT 來看,我國萬人擁有CT 數量來看、配置數量,均明顯落后于發達國家,但是北京、上海、深圳與廣州等城市,萬人擁有CT數量,均明顯高于發達國家,由此可知,我國醫療資源配置不合理現象較為嚴重。與此同時,無序擴張所導致的重復建設,缺乏系統性的指導,對我國日益緊張的醫療資源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公立大中型醫院的無序擴張,使得醫院規模增加、資產增加,且醫院工作人員數量增加,導致醫院管理成本與管理難度的增加。隨著醫院無序的擴張,醫院的技術能力與功能定位不準確、醫療服務體系不健全,且醫師結構不優化問題等,逐漸暴露出來,而管理難度的增加,導致文件傳達、政策貫徹等,均無法及時、準確落地,管理的效率比較低。
大中型公立醫院的無序擴張行為,會產生所謂的“黑洞”“虹吸”效應,無形中擠占了二級以及二級以下的資源。從而也會導致基層醫院技術流失、人才流失與病患流失,使得二級及以下醫院生存舉步維艱,嚴重破壞了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建設。
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減輕人們的看病負擔,緩解、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相關統計顯示,近年來,我國居民個人衛生支出在總支出的比例下降,但是絕對值卻在增加。而出現這一現象的很大一個原因,在于公立大中型醫院的無序擴張。由于大中型公立醫院無形中對中小醫院的技術、資金、人員等要素進行了“侵占”,嚴重打擊了我國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在無序擴張過程中,公立大中型醫院承擔了許多本是一級、二級衛生服務機構的工作,且由于醫療保障制度不健全,導致了公立大中型醫院人滿為患,使得“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進一步凸顯,增加了醫患關系的緊張。
新醫改設計方案中,所體現的重要原則為公平原則、普惠原則,通過改革,使得“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但是,隨著大中型公立醫院的無序擴張,對于解決人們就醫難問題作用日趨有限,且公立大中型醫院多服務于城市居民,使得農村地區居民無法得到益處。因此,這就使得新醫改的公平性受到損害。不可否認的是,公立大中型醫院無序擴張,破壞了新醫改的普惠原則。
大中型公立醫院無序擴張現象的愈演愈烈,不是朝夕之事,在短時間內無法完全禁止與杜絕。但是任其無序擴張,會嚴重影響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需要政府部門科學、合理引導公立大中型醫院的發展。
公立大中型醫院的無序擴張原因多種多樣,單純依靠發文禁止擴張現象,作用有限,且作用也較為短暫。為了引導公立醫院合理發展,應加強宏觀調控,因地制宜、合理引導,解決或疏導引發公立大中型醫院的擴張因素,并加強立法加以約束。
地方政府與衛計委,應摒棄狹隘的地方主義,并于國家衛計委與中央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嚴格控制公立大中型醫院的擴張控制,對于確實需要增加規模的,則按照區域衛生布局,引導公立醫院合理擴張。
對于規模較大的公立醫院,應引導其積極拓展業務空間,促進公立醫院由規模擴張型的發展模式向質量發展型轉變,并在管理模式上進行優化與升級,促使管理方式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化管理模式轉變,同時提升資金利用效率,提升醫院人員專業素質水平,提升醫院軟實力。
為了保證我國醫療衛生布局的合理性,由于目前我國公立大中型醫院無序擴張,需要加大對二級及以下醫院的扶持力度,在財力、物力與人力與政策方面,給予傾斜與扶持,幫助其得到老百姓的認可,在醫療衛生市場中準確定位,承擔起應負責的醫療衛生服務職能。進而有效減輕大中型醫院在經營管理上的壓力,對公立大中型醫院的擴張進行有效限制。
采用雙向轉診以及分級治療的方式,有利于減輕公立大型醫院的工作強度,同時也是我國發展衛生事業、實現科學化管理的必由之路[10]。印度、巴西等與我國的國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作為發展中國家,實現醫療衛生事業上的成功需要從雙向轉診以及分級診療上進行借鑒。根據我國醫療衛生體制現狀,實施雙向轉診與分級診療,可緩解我國醫療衛生中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同時也使得公立大中型醫院失去擴張的動力,提高業務水平與服務能力。
目前我國公立大中型醫院存在盲目的、無序擴張現象,為了保證大中型醫院的合理有序發展,應實行雙向轉診與分級診療,引導醫院積極拓展業務空間,并加大對公立醫院的宏觀調控與管理,抑制公立大中型醫院的無序擴張現象,促進大中型公立醫院的健康發展,更好為人民群眾服務。
[1] 孫友鯤. 公立大中型醫院無序擴張現象的探討[J].中國當代醫藥,2014,(9).
[2]劉軍民.公立醫院無序擴張的冷思考[J].衛生經濟研究,2012,(2).
[3]徐文軒,柏寧,尹梅.當前我國公立醫院過度擴張的原因及危害[J].醫學與哲學(A),2014,(5).
[4]龔祖康,韋波.公立醫院改革難點與對策探討[J].中華全科醫學,2011,(2).
[5]曹建濤,李志堅,馬進.公立醫院規模擴張的內因與抑制策略——基于演化博弈論視角[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