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正紅
(阜寧縣實驗小學 江蘇·阜寧 224400)
學校作為公益性事業單位,肩負著我國國民教育重要的責任,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主要根基。而財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使學校的財務得到更加規范化,特別是在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的布局下,大部分學校運營資金主要依靠政府性補貼,日常財務管理具有較大的壓力。因此,對于學校,特別是小學學校來說,如何通過財務信息化強化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具有特別的意義。
對于學校來說,其在實現財務信息化管理的過程中,主要目的是為了使學校財務管理與行為得到更加的規范化,強化財務監督力度,進而使相關資金在運用的過程中得到最大效益化,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正常穩定發展。而在實現財務信息化的過程中,一般是通過相關信息技術與現代管理的有效結合,基于學校會計系統出發,在一定區域內實現財務信息的有效共享。讓同一區域內的學校財務核算、分析、決策以及監督等在“陽光”的環境進行運作與管理,構建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
目前,隨著我國教育體系投資額度的提升,部分學校已經全面實現網絡化,其為財務信息化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基礎。從相關區域的學校財務信息化管理工作經驗來看,實現信息化后,其財務信息得到更為高效與精確的反饋,具有信息、管理以及監控“三到位”的優勢。提高學校財務管理、監控以及風險管控的效用,使財務活動可以熟練把握教學活動與資金供給關系、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促進我國教育體系改革工作的深入,提高教學質量。其具體效用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彌補傳統財務管理的劣勢
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相關學校在日常財務活動的過程中可以迅速把握反饋信息,進而對其合理性進行的分析、對比、糾正以及意見的實時傳輸,構建信息、管理以及監督的“三點一體”。相對來說,其有效彌補了傳統財務會計的延時處理,避免了出現問題后才能解決問題的劣勢,大大提升學校財務管理的實效性,避免相關問題的困擾。
2.提升工作效率
無論是對于企業,還是對于學校等事業單位來說,經過多年財務信息化體系的構建工作后,財務會計的工作效率已經大大體現。其一方面通過財會軟件降低了財會人員的工作強度,降低勞動成本的支出,另一方面又大大提升了財會工作的精確度,為整個學校的相關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進而全面提升學校工作效率,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教育事業的發展上。
3.提高學校日常管理的高效性
隨著學校財務信息化體系的構建,相關學校將可以通過財會軟件的便利性,將相關信息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進而構建學校內部信息循環體制。而該體制主要基于財務管理出發,在實現財務信息高效集成的基礎上,使學校的人、財、物等資源統一到同一平臺中,為學校管理者的日常管理與決策工作提供重要的一手資料,同時也有利相關決策的公布與執行。
4.有利于財務預測與相關決策的進行
實現財務信息化管理后,其所涉及到的相關財會軟件對信息進行處理的過程中,具有較大信息量、覆蓋面較廣及信息流靈活快捷的特點。較為有利于學校對相關突發事件的掌握、分析以及處理,避免相關不利因素對教學活動的影響,便于進行相關財務的預測與判斷,為學校事業預算提供重要的參考信息,對預算執行過程中的相關調整與改善提供決策支持。
5.提高學校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
在實現財務信息化管理的過程中,對我國教育系統的相關工作人員來說,其將屬于新的“頭腦風暴”。有利于我國教育事業跟隨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對于農村小學來說,由于資金與自身認識的缺乏,對于信息化教學存在較大的缺陷,與我國高等教育與城市教育存在巨大的區別,而實現財務信息化管理后,其相關經驗將可以引入教學活動與其他管理上,進一步提升學校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引導我國教育事業的向前發展。
對于小學學校的財務信息化來說,在建設的過程中主要屬于一種被動的接受,而財務信息化管理體系又較為系統與復雜,涉及到學校管理的多層理念、方式、運行模式以及組織結構等, 雖然一定程度降低了財務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 但是其同樣屬于學校內部對財務管理觀念的轉變與變革,不然多么完善的財務信息化管理體系也會失去其本質的作用。因此,對于小學學校來說,其在構建財務信息化的過程中,管理層一定要高度重視,積極轉變自身的思想觀念。在積極尋求上級管理機構幫助的前提下,可以成立專門的工作組,進而制定一套符合自身發展需要的信息化規則。同樣,學校內部的各部門也要提高認識力度,積極通力合作,確保財務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財務信息化自身屬于一項較為系統的工程,對于不同規模與管理需求的學校來說,其實際建設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此在實際構建的過程中,一定要緊密結合自身的實際需要。例如,對于高等院校來說,由于其主要實行兩級管理體制,院系之間的責、權、利具有一定的統一性,又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在財務信息化管理體系構建的過程中,一定要清楚劃分。而對于小學學校來說,大部分學校實行一級管理,因此在財務信息化管理體系構建的過程中,可以基于學校財務全面管理出發,構建與上級信息流暢溝通管理體系,把學校的財務活動真正體現到“陽光”下。
財務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其主要包括硬件與軟件兩大部分,而對于軟件與硬件來說,無論是安裝還是維護均需要專業技術人員的幫助。因此,對于學校來說,其日常財務管理需要計算機技術與會計知識“雙把握”的復合型人才, 進而在構建與使用的過程中可以相互滲透與配合。但是對于小學學校來說,其自身人才需求較為匱乏,部分學校的財務會計業務均由教師或領導兼任, 更不用說復合型人員。因此, 在學校進行財務信息化管理體系構建的過程中,我國相關管理部門一定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構建長期人才培養機制,注重復合型人才引進與分配的前提下,更要做好定期的培訓工作,為我國各學校財務信息管理體系的構建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撐。
制定學校信息編碼統一規范,是學校財務管理信息化最關鍵的基礎工作。只有規范的信息編碼才具有交換性和可比性。為數據的集中、合并、生成與管理及報表的自動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礎。此外,健全財務信息安全防范體系、建立開放式的學校信息管理系統、強化財務人員的素質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加強學校財務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財務信息化管理是我國教育事業向前發展的重要標志。但是在實際構建的過程中,相關學校一定要提高對其效能的認識力度,根據自身發展需要不斷推進財務信息化管理,為學校的財務活動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進而使學校的教學工作穩定、健康的向前發展,提高更為優越的教學環境。
[1]孫福全.學校財務管理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致富時代,2012,(3).
[2]李華麗.對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問題的探討[J].中國信息界,2012,(6).
[3]周正旭,王紅艷.構建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的思考[J].現代商業,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