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彬
(黑龍江省農墾北安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 黑龍江·五大連池 164146)
近年來,隨著國家政府加大對衛生、教育以及環境保護等公共項目的投資力度,公益性事業單位所獲取的專項資金規模越發龐大,其項目與具體要求也越發的細化。在此背景下,為了規范相關專項資金的正常運作,使專項資金可以嚴格遵循專款專用與單獨核算的兩大原則,國家政府與相關管理部門一直致力于強化專項資金的核算力度,積極避免貪腐與公款挪用等問題的出現。但是在實際工作上,由于部分事業單位存在管理不到位、核算失誤以及人為因素等原因的影響,其核算管理一直存在較大的問題。在此背景下,本文對會計核算的概念、要素以及賬務處理等內容進行研究,其目的主要是為了不斷強化專項資金核算的有效性,對我國事業單位具有一定的意義。
近年來,隨著我國財政預算體系改革工作深入,事業單位在預算項目上已經越發要求細化。例如,對于事業支出項目來說,其要求細分為基本與項目兩個支出科目。而在會計核算的過程中,一般都會設置為二級科目。其中,對于項目支出科目來說,其主要是核算在實現相關發展目標過程中所支出的成本,因此一般需要基于實際資金出發,對專項資金的明細科目進行設置;但是,如果其屬于非財政性資金,一般都會設置為一級科目,而具體的項目名稱則構成二級科目。
對于項目支出,其資金主要依靠財政性支持、上級機構委托、自主立項以及與其他單位合作等。一般來說,這些資金具有指定的用途,必須嚴格遵循專項資金單獨報賬的原則。因此對于事業單位來說,其在獲取撥款后,借記:“銀行存款”,貸記:“財政補助”或“專款”,并可以基于專款專項名稱出發,對往下的明細科目進行構建。例如,對于結余資金,其專項資金一般屬于單位自身的凈資產。因此,在進行該資金管理時,在設置凈資產科目的基礎上,還要具備一個“專項資金”的二級科目。然后再基于“專項資金”與實際項目名稱出發,對專項明細科目進行構建。從而為會計期末的核算工作提供更為清晰的數據信息,避免串項、超支等現象的出現。
對于事業單位來說,對其專項資金進行核算工作時,一般要把握三大要素,即收入、支出以及結轉結余等。
事業單位在日常收入上,其專項資金的來源一般包括獲得財政性支持、上級機構委托、自主立項以及與其他單位合作等,這些業務一般都會跟隨著一筆專項資金的撥入。而根據資金的來源主要可以細分為財政性資金與非財政性資金等。
事業單位在日常支出上,其所有支出一般都會被稱為事業支出。因此,根據支出的性質不同,一般需要細分為基本與項目兩個支出科目。不過,如果從資金來源上進行劃分,其同樣可以劃分為財政性與非財政性兩種資金支出科目。
在年末時,事業單位對于專項資金的管理需要基于具體執行情況出發,把所剩余額劃分為結轉或結余。其中,結轉資金主要指的是該年所作出的支出預算已經開始執行,但是在一年中沒有完成或因故推遲,而下一年還需要按照原定用途繼續執行的專項資金,一般不能隨便更改其用途。而結余資金則指在編制支出預算的前提下,在會計期間已經完成工作目標,或由于政策、計劃以及特殊等情況的影響而導致項目終止,其所剩余的資金。在具體工作上,支出結轉資金一般需要通過有效結轉,進而在下一年可以按照原定用途繼續執行。而在執行年度預算時,如果相關部門需要對結轉資金的用途進行調整或安排他用時,一定要及時報備同級財政部門進行審批后方能進行有效調整。而對于支出結余資金,其可以按照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編制到單位的年度預算中去,但是在編制預算及執行前,其原則上不能隨便挪用。而如果受到特殊情況的影響需要在預算執行的過程中運用到支出結余資金時,也要及時報備同級財政部門進行審批。另外,對于結轉結余,原則上事業單位不能夠用于年終分配,除非其屬于基本支出的非財政性結余。
對于專項資金,如果其屬于財政性補助時。借記:“零余額用款額度”或“銀行存款”;貸記:“財政補助收入”下的“項目支出補助”。對于核算,由于上述科目自身已經設置有項目核算,因此在記錄相關科目的過程中會迅速得出項目或部門選擇。然后再基于自身需要出發,對項目與相關內容進行核算。
對于專項資金,如果其屬于非財政性補助時,對于借記要登錄在“銀行存款”科目中;而貸記則記錄到“上級補助收入”、“事業收入”或“其他收入”等科目中,其同樣可以選擇核算項目與部門。
對于專項資金,如果其屬于必要業務支出時。借記:“事業支出”科目;貸記:“銀行存款”、“零余額用款額度”、“財政應返還額度”等科目中。其中,對科目“事業支出”進行記錄時,一定要按照資金的具體來源劃分為財政性或非財政性補助資金,然后選擇核算項目或部門。
在年末時,一般需要將“財政補助收入”與“事業支出”中的“財政補助支出”余額結轉到“財政補助結轉”。同時,還要對分析與核算專項資金的執行情況,將符合財政補助結余條件的剩余余額結轉到該科目中。
在年末時,對于非財政性收入所剩余的余額,一般需要結轉到該科目中。在實現有效結轉后,一般要對非財政性補助資金進行全面分析,把項目執行完成后的余額進行區分處理:其中,對需要回繳到原有撥入單位部分的專項資金,其需要借記在本科目,而貸記在“銀行存款”等科目;如果該資金滿足單位自留管理與運用時,借記同樣在本科目,但是貸記則需要改變,一般情況下建議結轉到“事業基金”科目中。
在年末時,對“財政補助結轉”進行處理時,對于屬于貸方的剩余資金。如果體現到單位自身的財政補助結轉資金數額時,其需要與項目核算中的財政性補助余額保持統一數據;而對于“財政性補助結余”的貸方余額,其一定要體現到單位自身的財政性補助結余資金數額;另外,對于“非財政補助結轉”的貸方余額,如果其體現到單位自身的非財政性補助專項結轉資金數額,其需要和項目核算中的非財政性補助資金余額保持一致。
對于事業單位的專項資金核算工作來說,由于其所涉及到的關系較為復雜與系統,在核算處理與管理上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具有較為完備的會計、管理以及法律法規等知識。本文主要針對三個較為重要的內容進行探討,希望我國相關專家學者提高對此方面的探討力度,不斷強化我國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的核算管理工作。
[1]董素云,任永紅.淺議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J].價值工程,2012,(3).
[2]邵霞.論事業單位資金管理研究 [J].現代商業,2011,(11).
[3]朱迎娟.探討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J].財經界(學術版),2010,(10).
[4]嵇秀蘭.加強企業財務監督,完善企業財務管理[J].企業研究,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