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媚
(惠州市強制隔離戒毒所 廣東 惠州 516000)
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一個通病,對現金和購置給予了足夠的關注,而對財務和管理卻缺乏應有的重視。固定資產管理部門的領導者對固定資產的購置相當重視,盲目的以新、高、全作為固定資產的購入標準,對于固定資產的購入環節配備了過多的人力和財力。然而,當完成固定資產的購入后,對于新進固定資產卻并未給予足夠的管理。固定資產長久不用和重復購入的問題頻頻發生,由此引發固定資產的無謂流失。
對于相當一部分行政事業單位來說,并未設置專業化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者。因此,在工作中沒有根據財務管理和固定資產管理的相關要求進行。其中以固定資產的數量變化沒有第一時間記賬、建筑物竣工后沒有在第一時間完成竣工結算等問題最為突出。資產管理部門同財務部門分別行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于資產的具體狀況沒有予以檢查和清理。彼此間的賬務沒有進行核對,對于單位內部的固定資產沒有一個清晰的數據。甚至在一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存在明顯的賬實不符問題,資產管理工作者本身都無法將記錄的具體數據匯報清楚,固定資產的基礎管理缺乏規范性。
引發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執行力度不足的誘因在于,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者缺乏資產管理理念,沒有對固定資產管理給予應有的關注,管理者關注度的缺失造成資產管理制度執行力度的不足。此外,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者的職業素養不足,引發錯記、漏記的問題頻頻出現。一部分固定資產管理工作者沒有從業資質,缺乏應有的專業技能,造成固定資產管理無法實現有效的落實。
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處置缺乏規范性,其主要通過三個層面得以反映。首先,沒有規范性的固定資產管理流程,在固定資產的購置、管理和核查等方面缺乏完整性;其次,對于貨幣資產給予過多的關注,而對實物資產缺乏應有的重視,固定資產長久不用、重復購入固定資產的問題頻頻發生;再次,固定資產管理存在顯著的賬實不符問題,固定資產的具體信息無法通過會計信息得以呈現,對于某些行政事業單位來說,在賬面信息和實際信息之間存在較大的斷層。
現階段,大多數的行政事業單位并未設置專業的管理部門,更沒有專業化的管理工作者。通常是由財務部門和后勤部門代為執行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無法做到對固定資產的高效管理和有力監督。除此之外,行政事業單位從事固定資產管理的工作者大都身兼數職,缺乏應有的專業化技能,無法保障固定資產管理質量的提升。
第一,相關領導者沒有科學的資產管理理念,未設置專業化的管理工作者,造成無法有效管理固定資產。相當一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是由財務部門負責,由于其不具備專業化的管理技能,只能進行簡單的單價、數量和金額的記錄和管理,無法有效執行管理措施,造成固定資產管理效果低下。第二,缺乏合理的內部監管機制。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都已經存在了相當長的時間,最初的監管機制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的管理需求。相當一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并未針對固定資產的監管開展針對性的機制建設,勢必造成固定資產管理存在不足,影響資產管理的質量。
第一,缺乏健全的制度,無法滿足當前管理需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行政事業單位的經費一經轉化為實物,就徘徊于監督范疇之外。第二,管理體制缺乏規范性。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因為行政事業單位在職責方面沒有形成科學的認識和清晰的界定,引發管理體制缺乏規范性。相當一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是由財務部門負責,這勢必缺乏科學性。第三,管理執法缺乏嚴謹性。盡管國家針對固定資產的流失進行了清晰的指導,然而,卻未能實現對固定資產的有效管控。
固定資產部門的管理者需要承擔資產管理的主要責任。管理者需要針對固定資產實施必要的管理措施,確保固定資產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從而實現固定資產價值維持原狀或者得以提升。在進行固定資產管理時,管理者需要摒棄原有“重現金和購置,輕財務和管理”的理念。根據固定資產管理的條例和標準,完善固定資產管理措施。在開展固定資產管理的過程中,應當強化人員的配置,設置具有較高職業技能和良好責任心的專業化工作者,執行固定資產的管理措施,從而為固定資產的科學利用和安全保管提供有效的保障。
針對固定資產開展的管理措施,既要開展金額核算工作,又要開展數量控制工作,并且要求資產管理部門、財務部門以及資產使用部門共同參與以完成資產管理。相關工作者需要將內控制度加以有效執行,對固定資產的賬面信息和實際信息開展定期性的清理和核查,從而達到賬實一致的效果。每年都應當對固定資產開展核查,有效定位固定資產出現變化的根源,并在第一時間將相關信息記錄在冊。與此同時,定位直屬責任人,依照有關制度的條例和標準予以處理,完成賬實一致。
引發行政事業單位缺乏應有管理效果的主要原因在于:對固定資產管理沒有給予相應的監管,造成管理者對固定資產缺乏應有的關注。強化固定資產管理的監督力度,能夠推動管理者對固定資產形成科學的認識。與此同時,能夠將監管機構和有關審計機構的功能發揮到最大程度。清晰每一流程的實踐標準,制定具有良好操作性的預防機制,規避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有關風險,從根本上強化固定資產的管理效果。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將固定資產的購置信息、使用信息和管控信息予以透明化,通過來自社會的廣泛監督實現對固定資產的有效管理。
提升針對固定資產的處置管理力度同樣是強化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效果的途徑之一,實現對資產流失的預防。制定針對性的固定資產處理機制,能夠有效預防固定資產的流失。通過每一途徑執行的固定資產管理,都要加以嚴格的鑒定、評估和審批。除此之外,應當對資產的賬務信息加以有效的核實。行政事業單位處置的固定資產殘值需要劃入國家范疇,在第一時間將固定資產殘值交予財政專戶,從根源處將收支兩條線的措施加以落實,堅決抵制挪用資產的行為。
固定資產管理者必須具備良好的實踐技能,有效借助多元化的管理途徑和管理措施,保障固定資產具有較高的安全系數,盡最大可能規避由于保管不利所引發的固定資產流失。應當記住多元化的途徑和措施,實現對固定資產管理者職業素養的強化。財務工作者應當定期補充固定資產管理的理論儲備,在第一時間了解固定資產管理的機制和措施,實現對職業素養和實踐技能的強化。與此同時,應當使工作者具有良好的責任心,切不可由于一時的疏忽引發固定資產管理的缺乏,從而引發無謂的損失。
[1]朱云峰.淺議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J].財政金融,2012,(10).
[2]張晶.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探討[J],管理視野,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