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淑芬
(廣東省水生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廣東 廣州 510220)
在社會經濟深入改革的局勢之下,企業的發展面臨著不可預知的機遇和挑戰,而其中一些企業不堪負重,出現了倒閉或破產的局面,嚴重影響了社會經濟的穩定和健康。究其原因,大多是因為企業在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方面做的不足,使得風險和危機嚴重遏制了企業的生存和成長。假設企業能夠進行有效的內部管理,企業相關的生產活動就會得到保障,同時也有利于企業財務風險防范的實現,使得企業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迎刃而解,而企業的發展也必將穩定和健康。
內控管理是企業運行體系和創造經濟效益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其指導著企業整體的發展方向,沒有內控管理的企業就有如失去方向的船,只能在海中隨處飄行或停滯不前。基于企業經營目標作用的發揮,內控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對監督檢查、環境控制、風險評估及信息溝通的管理等;從具體的管理細節上看,內控管理包括管理者指揮經營活動采取的不同方式和方法,同時還包括預測、控制、評價企業經營活動時制定的規章制度等。企業通過對內控管理的實施,能夠有效確保企業財務狀況、會計信息、運營資本的安全和可靠。企業財務風險是指資金運用過程中潛在的問題和漏洞,其風險的發生不僅影響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還會限制企業活動的順利開展。在實際的內控管理過程中,管理的不重視、實施方法的不合理等因素嚴重影響了企業內控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企業進行監控管理也會出現更多的困難。由于企業經營管理方式存在諸多問題,就必須要求企業管理者做出改進,有效避免財務風險的發生,不斷提升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才能最大程度的實現對內控管理的加強。
大多數企業常常將經濟效益的追求和實現作為主要目標,并不具備規范的內部控制制度,同時對風險的認識和評估不足。由于受不規范內部控制制度的影響,企業組織結構就會出現崩塌,其內部控制也會流于形式、毫無執行力度和效用。有關工作者對內部控制的認識不足,無法有效建立企業相關的規章制度,導致執行與否帶來的結果都一樣。由此,企業內部控制以及財務制度的建立脫離了企業的實際情況,阻礙了其管控制度的實施及效用發揮。
激勵和監督是企業運行過程中不可分離的兩個重要的管理工具,其中監督是確保企業順利運行的重要基礎。作為企業管理者,應當合理建立財務內控制度,對企業的內外部進行監控和監督,最終確保企業利益目標的實現。然而,部分企業缺少內部審計部門的設立,同時企業外部監督體系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企業財務活動混亂、經濟資源浪費等問題隨之暴露,企業之中的蛀蟲無所顧忌的貪食財務,導致企業虧空,經營活動受到嚴重影響,從而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財務風險,甚至導致其破產或倒閉。
一般情況下,企業關注的常常是外部市場,對于內部控制及治理卻有所忽略,尤其是管理人員對內部管理的認識不足,局限在企業的經營和財務管理當中,對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產生的潛在效益卻視而不見。為促使管控意識的提升,就必須要求企業對內控管理的重要作用進行宣傳,通過內控管理影響力的提升使全體員工充分認識到企業實行內部管控的重要性,從而確保企業活動的順利開展。但實際上,諸多企業為了應付檢查只是臨時采取措施進行象征性的管理,而這種錯誤的觀念和認識嚴重影響了內控管理作用的發揮。與此同時,企業僅僅注重計劃的設計是遠遠不夠的,為了有效發揮內部管控作用,還要將有關制度落實到實處,充分調動員工的主觀能動性,才能確保各項內控管理工作的實現。
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創建決定著風險控制與防范效果的好壞,為了進一步提升內控管理質量和風險防范效果,企業必須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一種體制,以促進內控管理及風險防范工作的順利實施。第一,作為企業管理者必須做到與時俱進,轉變傳統的管理意識和觀念,引起對內控管理及風險防范的高度重視。第二,促使有關考查機制及管理制度的完善,在有效監督機制的運作下進行內控管理及財務風險防范,同時講求獎懲分明,對工作積極主動的部門及其員工進行激勵。第三,企業應將內控管理及風險防范作為一種企業文化進行宣傳和推廣,對企業全體員工進行教育,指導其依照企業程序對各項工作進行開展。此外,企業在制定生存與發展的決策時,要依靠員工監督和集體決策來完成該項工作,以更好的促使企業內控管理及風險防范目標的實現。
企業建立并完善風險防控監督體系,有利于對財務風險的有效識別,并方便對其進行監督和控制。就財務風險防范體系的建立而言,企業需要借助對財務風險指標的認識對自身財務總體狀況進行分析,才能對企業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危機進行預先的了解,為后續風險防范及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實施提供了可靠依據,使得企業能夠長期、穩定的發展和進步,并為企業利益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另外,對于財務風險的控制,企業還需要對相關的監督體系進行建立,有效監控企業的經營及財務活動,以此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我國財務法律法規要求企業所提供的財務資料必須可靠、真實和完整,同時需要對財務工作及管控體系的執行進行負責。作為企業的財務人員,必須不斷加強自身的風險防范意識,高度重視企業財務活動的實施細節,對可能存在的漏洞和風險進行識別和處理,通過科學合理的處理方式有效遏制財務危機的發生,避免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同時,財務管理人員要充分認識到財務風險造成的危機是不利于企業經營和成長的,因此必須從財務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出發,保持高度的風險意識,從根源上避免問題的發生,以最佳的方式或手段對有關問題進行處理,不斷穩固企業管理和財務活動的運行,以此確保企業的發展和壯大。
我國企業在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因此,企業管理者及其員工必須高度重視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在企業運營過程中的重要性,提高管控及風險防范意識,借助監管體系和機制的完善建立,對企業活動進行管理,有效防范財務風險的發生,從而不斷提升企業在市場經濟當中的競爭力,實現企業健康、穩步的發展。
[1]于永順.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與管理[J].企業導報,2009(6).
[2]于連勝.淺議規范企業內部財務控制制度[J].審計廣角,2012,(2).
[3]王潔云.淺談企業財務風險的管理與防范[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12).
[4]魏霞.淺議企業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J].經濟視角,2011,(10).
[5]王素燕.淺談企業內控執行中的問題及對策[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2).
[6]任忠強.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