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剛
(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 廣州 510650)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對教育事業的投入每年都在增加,高校的招生規模仍在擴大,高校每年的收入和支出都在增加,管理難度也在加大,高校內部管理的缺陷也不斷暴露出來。十八大后,我國反腐力度的不斷加強,高校越來越多的經濟犯罪被發現,案件范圍主要在采購招標、資產管理、工程項目、招生等。出現上述問題除了主觀原因外,高校內部控制設計不合理和不健全也是一個關鍵因素。高校應根據自身特點,按照《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以下簡稱規范)規定,并根據目前反腐進入常態化形勢,建立和完善一套適合本校的內部控制規范,通過制衡機制、信息化手段在日常管理中的運用,對各項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監督,有效預防風險,提高管理水平,合理保證高校財物安全,確保學校能持續健康發展。
按照《規范》第四條所述,單位內部控制的主要目標包括“合理保證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資產安全和使用有效、財務信息真實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預防腐敗、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等5 個主要目標。高校應針對本校經濟活動的計劃、審批和執行過程,合理設計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特別是按照黨的十八大關于將反腐窗口前移的要求,重點針對“有效防范舞弊和預防腐敗”的目標進行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確保能實現上述目標。
高校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應當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適應性等原則。由于高校經費大部分由政府撥款,經費一般較為緊張,其經營活動創收整體利潤也有限。因此,高校在進行內部控制設計時,還應充分考慮成本和效益問題,對比投入成本與未來或有損益,以適當的投入換取風險有效控制。雖然部分控制流程或措施要增加崗位設置和經費開支,但卻能讓整個學校避免更大的損失。
高校內部控制建設是一項復雜的且關聯性極強的系統工程,需要學校高層領導、中層領導及所有職工共同參與并承擔各自的職責。內控制度建設的具體工作包括分析本單位各類經濟活動的業務范圍和流程,明確職責權限,對經濟活動產生的相關風險進行系統分析,并根據歷史經驗預測風險易發點,從而合理設計制訂應對風險的內部控制制度和控制流程,同時根據經濟活動及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進行修訂和完善。
高校要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第一步是要設立內部控制主管部門或確定牽頭部門。根據目前形勢,反腐已進入常態化,要求紀檢監察部門的工作也要前移。因此高校可增加紀檢監察部門的職能,指定其作為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策劃和主管部門,負責本單位內部職能部門之間內部控制工作的組織協調,并根據各職能部門提供的人員崗位職責和工作流程,聯合制訂內部控制制度并組織實施。
負責設計內部控制有關職能部門應對本單位的機構設置、經濟業務范圍、主要經濟業務運作方式、職工相關業務管理能力、社會經濟環境因素進行深入分析,采用多種控制方法,構建與本單位經濟業務管理狀況和內部控制要求相適應的相關子系統,這些子系統應包括決策議事規則、崗位責任制、財務系統、信息技術運用等單位層面內部控制系統,同時包括預算業務、收支業務、政府采購、資產管理、建設項目、合同管理等業務層面內部控制系統。
根據崗位職責和工作流程,從業務流程入手,分析各子系統運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抓住關鍵環節,對每個重要的經濟業務或關鍵環節設計規范的操作流程和嚴格的控制程序,讓經濟業務始終在有效控制中運行。根據有關統計資料,高校職務犯罪案件大部分集中在基建、采購、招生和后勤服務等部位和環節。據廣東省紀委網站南粵清風網2014 年5 月份公布,原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及規劃建設處處長薛某、招生就業辦公室主任劉某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針對基建領域容易出現腐敗問題,高校應將基本建設工作為一個關鍵環節,制定相關的對應策略和內部控制措施。
高校要根據經濟業務特點和內部控制要求,合理分配單位內部機構在內部控制方面的職責權限,將權力和責任落實到內部機構及每一個崗位員工,并通過編制內部崗位工作職責和操作流程,使所有職工都了解學校內部機構設置、各崗位職責、業務流程等信息,保證每個部門、每個崗位都能正確行使職權,實現內部的高效運作和有效控制。
議事規則、管理制度、業務流程、崗位職責等全部制訂后,用文字、流程圖等多種形式,對各子系統及經濟業務的風險類型、風險點、控制要求、控制辦法等加以規定說明,形成與單位相關管理制度相結合的內部控制規范,并在實施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完善。例如收支業務控制,高校應建立健全收入和支出內部管理制度。收入方面,各項收入由財務部門統一管理,所有從事經濟業務的部門,必須及時將與收入關聯的合同和協議資料交財務部門,財務部門與經濟業務部門定期溝通收款情況,對過期未收的由簽訂合同的業務部門負責催收。在經濟開支控制方面,高校可采用以下控制措施:(1)規定各支出事項的標準和范圍。高校可以在國家法規允許范圍內自定開支標準。如差旅費、外出培訓學習費用等有關費用的報銷標準,高校可根據本校人員出差或外出培訓學習的特點,在本省、市標準范圍內制定自己學校的具體標準,從而有效節約經費開支和減少非必須的外出工作學習。(2)加強支出審批控制。學校應規范各項開支報銷辦法、程序,明確校領導和各職能部門的審批權限,凡是越權審批或審批手續不全的財務不能付款。(3)加強支出的審核控制。重點審核經濟業務內容是否真實發生,單據、發票是否真實合法,支出是否符合單位規定。據審計報道,高校的課題經費開支中有相關一部分是沒有真實業務的,經常發現沒有外出調研而大額報銷交通費、燃油費等情況,因此必須加強支出的審核控制。(4)加強資金支付和會計核算控制。通過對開支業務進行橫向和縱向數據分析,及時發現存在問題并實施控制。
為保證內部控制能有效實施,高校應建立和落實內部控制監督考核體系,將內部控制責任目標落實到具體部門及個人,通過建立合理的考核指標,對各責任部門和個人的業績進行定期考核和客觀評價,考評結果作為責任部門和員工的獎懲依據。
高校內部控制是一個復雜的體系,職工是內部控制的實際操作人,只要從各方面做好內部控制的有關宣傳引導,就能增強全體職工的內部控制意識,形成良好的控制環境,使每個部門、每個職工都能規范履行內部控制相關規定,確保新形勢下能全面實現內部控制的目標要求。
[1]方燕.企業內部控制[J].高級會計實務,2012,(7).
[2]財政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S].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