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明
(莆田廣播電視臺《壺蘭監督》欄目 福建 351100)
隨著我國媒體行業的快速發展與壯大,電視新聞行業的改革力度明顯提高。要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輿論監督類節目成為了各大電視臺提高收視率的憑借。近期,輿論監督類節目大受歡迎,像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就是一個輿論監督類的深度報道型節目,自出現以來就受到老百姓的關注。電視新聞的深入調查,讓老百姓的知情權得到尊重,更貼近人們的生活,有利于老百姓利益的保護。要讓輿論監督類電視節目發揮其深度報道的作用,還需要電視新聞工作人明確節目的特征,改革工作方法,促進輿論監督類節目意義的實現。
作為社會發展現階段電視新聞節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輿論監督電視節目深度報道,滿足了社會大眾的需求,也迎合了當代媒體市場的競爭重點。輿論監督電視節目深度報道,不只是簡單地對新聞事件進行報道,而是從老百姓了解的熱點新聞事件出發,對新聞事件背后的細節進行深入挖掘。堅持探究新聞事件真相的原則,對社會熱點問題與重大新聞事件進行全方位的讀解與個性化評價。要促進輿論監督類電視深度報道的成功,需要相關的新聞工作者走出去,深入到新聞事件發生的地區去調研與了解,尋找觀眾想要知道的真實原因與事件發生的背景,對新聞事件進行真實還原與報道。在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以及《新聞縱貫線》等輿論監督類電視深度報道播出之后,社會反映良好,這也推動了其它電視臺中輿論監督類電視節目深度報道的出現,促進了新聞媒體形式的豐富。
將輿論監督類節目與深度報道的形式結合起來,不僅有利于新聞媒體行業的發展,更有利于社會公正與公平的維護。目前,輿論監督節目深度報道,給諸多社會問題的解決起到了促進作用。新聞事件的深度報導,有利于加強輿論引導力,規范社會大眾的思想。作為新聞工作者,要將輿論監督類電視深度報道節目的積極意義發揮出來,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真實性,是輿論監督類電視深度報道節目的基礎特性。新聞事件的深度報道,其所面向的對象都是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人物與真實發生的事件或者社會現象。輿論監督類電視深度報道,是對社會問題的一種監察以及解決上的督促。講究用新聞事實說話,所有的調查與采訪工作,都要圍繞事實進行。只有真實性得以保障,才能促進輿論監督類電視深度報道能夠還原社會事實,剖析事實,讓事實情況得到記錄與展現。真實性,對于節目與老百姓來講都十分重要。如果輿論監督類節目的采編人員在描述與報道新聞事實的時候用詞不當,就有可能會引發起較大的維權糾紛。就像農夫山泉的標準門事件,因此相關報道對農夫山泉企業造成的傷害,媒體形象坍塌,相關報道單位的公信力明顯下降。因此,輿論監督電視深度報道的新聞工作者要堅持客觀新聞事實,不摻入任何的主觀情緒,在描述新聞事件時要拿捏好分寸,讓深度報道的積極作用得到發揮。
將電視傳播的藝術性發揮起來,調動觀眾的參與性,能夠深化新聞事件的深刻性。從電視新聞類節目的傳播規律來講,輿論監督類電視深度報道,應當靈活地應用電視畫面、解說、字幕以及現場同期聲等這些電視傳播的方式,讓客觀事實得到全方位的展現。思辨性與深刻性是輿論監督類電視深度報道的重要特點,除了引導廣大觀眾思考,更要通過客觀事實的呈現,來加強新聞事件的深刻性。許多新聞事件或者社會問題都不像表現上看上去那么簡單,那些不容易被發現的深層內容就是深度報道工作者需要開發的。輿論監督類電視深度報道的記者,需要深入到新聞事件的現場,進行細致的調查,面對新聞事件的當事人,對新聞事件進行分析與推斷。通過全面地采訪,對新聞內容進行整理,通過正確結論的確定,引出一個深度報道的切入點。只有新聞傳播的多種手法得以應用,特性得以彰顯,才能促進深度報道意義的發揮。
個性見解,是輿論監督類電視深入報道的魅力所在。新聞工作者在對新聞事件的真相進行調查時,要保持自己科學且獨立的思考與判斷。在重大的新聞事件出現時,新聞工作者不能被社會輿論帶走,而是從新聞線索出發,對所有的結論進行一一驗證,用自己的調查與走訪去核實社會中存在的新聞結論,堅持個性且真實的見解。像在對地溝油問題進行調查時,新聞工作者需要對一些餐館與飯店進行暗訪,走訪出了地溝油的具體購買方式與相關者的個人信息,真實還原了現實,加強了深度報道的沖擊力。
輿論監督類電視深度報道,不能停止于一次節目的完結。作為新時期的新聞工作者,還需要在節目之后繼續關注新聞事件的發展以及問題的解決。在對社會問題曝光之后,問題的解決仍然是許多老百姓關注的問題。新聞工作者應當利用新聞媒體的優勢,對事件進行全面地后續與追蹤報道,從而引起社會的關注,給社會大眾一個交代。像在對小區臟亂問題進行曝光與調查后,不僅要查明原因,更要將對問題的解決情況進行后續追蹤報導。讓老百姓關注的民生問題切實得到解決,而不是以曝光為結局。如果新聞工作者放棄了追蹤,很有可能使問題一拖再拖,不能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只有不斷追蹤,讓相關部門責令小區進行環境衛生整改,才能使新聞深度報道的實際意義發揮出來,給老百姓一個好的交代。
保持清醒的頭腦,是做好輿論監督類電視深度報道的重要原則。要保持頭腦的清醒,就要堅持黨的領導。每一位從事新聞工作的人員,都要明確自己肩上的社會責任,將社會的發展作為自己的根本目標,明確輿論監督與社會進步之間的關系,才能促進深度報道方向的明確。在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社會大眾對于信息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傳統的新聞觀念得到更新。因此,新時代的新聞工作者要及時找到正確的新聞方向,與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本著國家與民族的利益以及社會大眾的利益,進行新聞事件的深度開發。符合我黨發展需求的新聞報道,才能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落點人民群眾的需求。
綜上所述,輿論監督電視節目嘗試報道,是一種符合市場需求,能夠滿足社會大眾對于新聞信息期待的報道類節目。要提高新聞媒體電視臺的新聞收視率,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就要提高電視節目的競爭力。而輿論監督類電視深度報道的開展,能夠幫助電視臺樹立自己的傳媒品牌。于工作實踐中,在新聞內容的選題與編輯手法等方面進行改革,突出電視臺的特色,有利于電視節目與電視臺的整體發展。
[1]楊嘉嵋.輿論監督類電視深度報道淺探[J].新聞愛好者,2009,02:70-71
[2]李丁寧.輿論監督類電視深度報道的體驗與思考[J].新聞傳播,2014,02:257
[3]李華瑛.論輿論監督電視節目深度報道的規律[J].藝術科技,2014,06:82
[4]高瑞霞.輿論監督類電視節目的深度報道[J].西部廣播電視,2014,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