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迎花
(江蘇省武進職業教育中心校)
分組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小組為單位的新型的課堂教學方式,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互相鼓勵和幫助,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覺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英語水平,促進學生之間的協作和互動,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分組合作學習主要分為課前確定小組成員及學習任務、課堂展示小組學習成果和課后加強鞏固學習成果三個步驟。
1.結合英語課本單元內容進行分組并確定小組學習任務。以一個班上有60 名學生為例,我們可以每6 名學生分為一組,每組再推選一位成員做組長。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在本著自愿的基礎上做出適當的調整,結合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特長、性格等方面進行分組,盡量使每個小組實力均衡。然后確定小組的學習任務、目標及每個成員的角色和任務。
在設計任務時,小組成員不僅要知道小組的學習任務是什么,還要清楚自己在完成任務時需要承擔的角色及責任,以及制訂小組合作計劃和個人計劃。
在分配任務時,組長要結合小組成員的實際情況,如有的成員口語水平較高,有的成員寫作能力好,有的成員閱讀理解能力好等進行合理分配。例如,在講到旅游這一課時,可以結合實際情況請小組成員分別扮演導游、旅游者、出租車司機、問路者等不同角色。
2.在課堂上展示小組學習成果并互相交流評價。為使分組合作學習取得更好效果,教師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競爭,在規定的時間內,看哪個小組的學習能力更強,取得的結果更滿意。
以旅游內容為例,教師可以要求每個小組自己設計情節故事和對話,每個小組成員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后在課堂上進行情景演示。將課本上的內容搬到課堂上來。
在比賽前,小組成員根據教師布置的任務進行探討交流,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想法,設計情節和臺詞、人物等。在交流過程中,學生能減少對教師的依賴性,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對課本上的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學員之間互相切磋,發現自己的不足及其他學員的長處,能取長補短、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在討論結束后,每個小組都表演自己的旅游故事,展示學習成果。教師和其他小組可以采取打分的方式評價小組的學習,更好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如果缺少必要的評價方式,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達不到分組合作學習所期望的效果,所以,我們可以采取每周進行一次評比的方式,選出“最佳進步組”“最佳潛力組”等對小組給予肯定和鼓勵。
這種分組合作學習方式不僅改變傳統以“教”為主的觀點,樹立以“學”為主的觀點,寓教于樂,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樂趣,而且在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再是傳統的高高在上的姿態,而是參與到學生中,聽取學生的意見和想法,促進師生間的和諧關系。
3.課后對合作學習的成果加強鞏固。在完成課堂上成果展示后,小組要結合教師和其他組的評價反饋總結經驗和不足之處,對學員的進步要給予肯定和表揚,對不足的地方要指出并指導,使學員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
同時,小組可以通過交叉扮演角色的方式對課文內容進一步加強理解鞏固。在理解和消化的基礎上,可以設計與主題相關的作文題目進行寫作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可以要求小組學員互相檢查背誦課文,加強學生的記憶。
教師通過在與學生的互動中,針對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提出解決方法,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提高教學能力。
1.教師在分組合作學習中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直都是絕對的權威,很少與學生互動,而在分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應該走下講臺,參與到小組的合作學習中并指導和幫助他們。
2.教師應該重視每一個學生,不以學生的學習成績好壞作為依據判斷學習成果,與學生建立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在對小組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時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對于學生的不同水平及任務完成的情況做出針對性的評價,指出問題所在并提出解決的方法,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3.教師要掌握“分組合作學習”的精髓及意義,結合實際情況采用這種學習方式,而不能一味地片面追求這種新型教學方式,脫離現實,不僅不能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反而會適得其反,引起學生的厭惡和反叛心理。
在中職英語教學中運用分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從“被動”變“主動”,從“學會”到“會學”。同時,在小組成員互相交流的過程中,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人際交往能力,建立互幫互助的友好關系,享受共同分享成果的樂趣。通過合作學習,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挖掘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英語,有利于學生整體英語水平的提高,推動英語教學的改革。
[1]王華.淺談分組合作教學模式的實施[J].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4(10):71-72.
[2]劉金英.探討分組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網友世界:云教育,2014(16):11-12.
[3]孫昌富.初中英語分組合作教學模式探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9):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