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立
(南京商業學校)
職業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做到實踐和理論相結合,培養職業人才。因此,我們要堅持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將企業和學校作為教學的兩個基地,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創新,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實現電子課實踐教學的目標。
電子課實踐教學要貼近實際工作崗位,滿足工作崗位對人才的需求,將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和實踐能力的加強結合起來,實現“以工定學”的目標。具體我們要從這樣幾個方面入手,實現課程改革的目標。
(1)我們要了解市場和企業的實際需求,根據企業的要求來確定教學目標,根據學生所學的專業和未來的職業規劃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讓學生能夠真正學有所成。(2)我們要根據企業的要求來調整電子實踐課程體系,根據學生未來的需求和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體系,進行合理的規劃,讓學生更早地適應工作崗位的需求,實現職業素養的提高。電子課程主要包括專業拓展的領域、專業學習的領域、基礎學習的領域三個部分,只有從企業的需求出發,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和實際能力設置相關的課程,實現專業領域的拓展,讓學生掌握更加高深的專業技能,才能滿足企業工作崗位對職員的需求。(3)學校教材中對市場技術需求往往有一定的時間滯后性,我們可以采用“引企入校,課程外包”的方法,具體就是將電子課程中的一些新技術、新方法委托合作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來教授,讓課堂上時刻與市場接軌,技術永不落伍,學生學成可以迅速適應企業技術要求,實現校企技能教學無縫對接。
另外,我們的教材也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和認知特點進行編排,在突出專業知識模塊化的基礎上,使其更加人性化和科學化,提高教材的有效性,使其成為我們進行教學的好幫手。
工學結合的工作載體是服務企業,企業是主體,學校的一切教學活動要圍繞企業展開,在電子課實踐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加強校企合作,將崗位的工作流程進行細化,將企業的日常工作內容歸納到日常教學工作中,使學校成為學生鍛煉實踐能力的地方。工學結合會使校內課程成為學生的實訓指導書,讓學生了解詳細的工作流程,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為自身的能力和素養,從而具備實戰的能力,為將來從事崗位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另外,為了更好地實現工學結合的教學目標,我們可以將學生的模擬工作業績作為考核的學分,全面提升學生的實踐工作能力。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使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更好地結合在了一起,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同時還能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更早地接觸企業工作,了解企業的工作步驟,從而為學生將來進入企業積累豐富的工作經驗,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工學結合的模式有許多種,比如先學習后進行實踐,首先在學校學習專業知識,然后再到實訓基地進行實踐鍛煉,掌握電子課所學的技能知識;其次是一邊學習一邊實踐,也就是一邊在學校學習一邊到實訓基地進行鍛煉,邊學邊練,實現理論和實踐能力的共同發展;最后是先進行實踐然后進行學習,首先到實訓基地進行一段時間的實踐學習,了解自己所要從事的工作和必須要掌握的知識技能,對整個工作流程有一個整體的認識,然后再進行系統的學習。這幾種模式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我們要采用的實訓模式不是去套用某一種模式,而是從實際情況出發,擇其優點,使其更加符合我們的教學實情。在實訓中,我們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實訓的項目,獨立設計實驗方案和方法步驟,教師發揮指導作用,觀察學生的實訓情況,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啟發和引導,使學生的實訓具有實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在實訓結束后進行點評,指出學生在實訓中出現的問題,幫助學生糾正。例如,元器件要進行檢查,按照順序檢查穩壓電源、信號發生器和示波器,讓學生在實訓中找到自信心,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和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源泉,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組建興趣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歡的課題進行實踐訓練,從簡單的內容開始,逐漸提高難度,從知識性開始,逐漸走向創造性。當出現故障的時候,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討論,共同分析尋找解決方案,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簡單的項目開始,發現一些小的問題,通過解決這些問題積累豐富的維修經驗,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到需要的場合進行義務修理,提高自己的社會適應性和維修技能,激發學生對技能的求知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總之,工學結合模式在電子課實踐教學中,適應了社會企業對技能人才的需求發展,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電子實用技能水平,推動了電子專業建設水平的持續提升,因此,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加強工學結合模式的細化研究,進一步提高這種模式的應用效率。
劉宇梅.電子專業技能教學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形式[J].快樂閱讀,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