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平
(重慶市奉節職業教育中心)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傳統教學理念下讓學生強身健體,鍛煉中職生的運動能力和反應速度這一教學目標已無法滿足現代中職生對體育課教學的要求,其對體育課的教學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課改要求體育課在教學過程中體現新課改的理念和特點。中職生正處于身體與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中職生定型的重要時期。教師要充分把握這個關鍵的時期,改變傳統體育教學觀念,融入新課改的教學理念,促進每一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鍛煉中職生強健的身體,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逐漸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理念。傳統體育課程教學評價中教師習慣使用一刀切式評價,只對體能、技能進行評價,忽略學生學習的態度、情感意志、習慣等方面的評價。在課程結束后,教師組織考評,對考核結果進行打分。一部分教師可能會考慮到學生平時表現進行綜合評分,而有些教師可能不會參考平時的課堂表現,直接按照結果打分。新課改提出,考核最終結果應該參考整個體育教學過程,包括學生的出勤、課堂表現、學習態度等,其中每一個因素都占有一部分考評的比例,將這些指標綜合起來,最終形成一個具有參考價值的綜合成績。
另外,教師需要改變傳統觀念,不能總認為嚴師出高徒。教師要懂得有張有弛,對學生的評價應是多方面的。比如可以是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手勢、一個微笑、掌聲或者擁抱等。教師要有“行不行,努力就行”“好不好,進步就好”的思想觀念。這樣的做法能促使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興趣。
中職生體育教學課程內容可以選擇在室內進行,也可以選擇在室外進行。這是唯一一個不同于其他傳統學科教學的地方,此優勢有助于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在室內教學中,主要傳授的是理論方面的知識。在室外教學,就是按照室內傳授的理論教學知識進行實踐活動,通過活動,使學生感受情感的熏陶以及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生活。室外的活動可能會讓學生更喜歡上體育課,興趣提高了,自然效率也就提升了。例如,體育課程中有一節關于運動會知識的內容,這節課程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學校舉辦運動會的目的、意義以及學校運動會的組織情況,運動會的發展,使學生意識到運動會具有增強自身身體素質,鍛煉勇往直前、永不言敗的優良品質等作用。目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要符合新課改的理論,通過適當的課外運動,提升學生學習運動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優良的品質,為學生未來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另外,針對運動會的理論知識內容,教師也不要單單將知識圈定在學校教學內容當中,還要列舉除了我國之外具有特色的其他運動會。而且在傳授理論知識后,還要帶領學生親身體驗過程。比如拔河,學生通過拔河比賽的過程,深深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有利于促進學生情感體驗,培養學生心智逐漸成熟。通過室內和室外的有效結合,更加豐富了新課改的教學模式。再比如,利用多媒體教學模式,創設有效的導入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按照新課改后的體育課堂教育內容要求,教育最基本的目的就是鍛煉學生的體育技能,而且還要改變傳統的枯燥乏味的教育方式,消除學生厭煩的心理,使得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體育課程標準的目標是不僅讓學生學習掌握體育的理論知識和體育技能,還要在實踐中鍛煉學生的身體,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以及優良品質。教師也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創新教學模式,結合室內室外的課程形式,豐富課程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得體育教學既可以達到體育教學目的,又可以逐漸養成學生綜合文學素養、愛國主義情懷以及集體主義觀念。
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活動,例如蒙古族摔跤、朝鮮族的蕩秋千、藏族歌舞、白族跳山羊以及抽陀螺等,將這些體育項目融入中職體育課程教學內容中,不僅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鞏固學生的體育知識,豐富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
綜上所述,中職體育教學融合新課改理念,將為體育教學內容帶來新的生機,為中學生全面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董大肆.如何保證體育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學校體育,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