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祥
(吉林省第二實驗高新學校)
結課環節的巧妙運用,可以讓學生了解課堂要點,對課堂知識進行延伸遐想,為下節課鋪橋搭路。教師通過在結課過程中,對學生整體學習效果進行充分的了解和認識。
當前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對結課環節的忽略,有時課堂內容設置過多,45 分鐘的課堂根本完成不了教學內容,不僅不能進行課堂小結,而且壓堂以后學生的聽課效果幾乎為零。即使有的老師課堂時間比較充足也只是簡單對整堂內容一帶而過,在等待下課鈴聲中結束了課程。整體來講,初中數學教學中結課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對結課環節的忽視或省略。
結課方式中最常用到的一種方法就是概括總結,其中包括兩種方式:一種是教師通過精短簡練的語言對整節課的主要內容中心思想進行歸納概括,讓學生對整節課堂內容形成清晰明了的思路。另一種方式是教師讓學生通過對課堂內容的理解自己進行總結,不僅能讓學生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還可以培養學生綜合總結的能力。不管是學生進行總結還是由教師進行總結,總結的語言不應只是對課堂內容的簡單重復,而應有所創新,突出重點,并且不能脫離課堂所講內容。例如,學習“平行線的證明”一節時,結課時可以按照“線—角”順序求角的關系,由“角—線”順序證明線的平行,通過兩個字排序的不同簡明扼要概括角與線之間性質的互逆關系。
做課堂小結時,如果下節課的內容與這節課的內容有密切聯系,可以通過設疑伏筆的方法進行結課。在總結這節課的基礎上提出與下節課有關的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吸引學生并讓學生有所期待,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欲望,并且為下節課做好鋪墊。例如:這節課講的內容是“單項式乘以單項式”,下節課要講“單項式乘以多項式”“多項式乘以多項式”,結課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通過對之前學過的乘法分配率的運用,設想一下一個單項式與一個多項式運算的時候,兩者之間有什么區別與聯系。不僅激發學生探索的好奇心,而且也為下節課做好鋪墊。
數學源于生活,貼近生活,在設計結課方式的時候不妨試試將課堂內容延伸到實際生活當中,純粹學習數學知識顯得過于抽象,讓學生通過對生活與學習的有效結合,使數學知識生活化、形象化,更能鞏固學生的數學知識,并且提高在生活中發現、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例如,學習“相似圖形”一節時,通過對相似三角形應用的學習,讓學生找出一些生活中哪些日常生活接觸到的東西是根據相似原理做成的?并找出相似點。通過課堂知識延展到課外,鼓勵學生走出課堂,探索更多生活中存在的數學知識。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有很多數學概念都是比較接近但又完全不同的。為防止學生對概念混淆,課堂小結時可以采取列表比較法,使學生清楚明了地區分各個概念的特征,從而正確理解并掌握新的知識點。例如,在學習“線段”時,為防止與之前學習的“直線、射線”等概念混淆,通過列表比較異同點的方式,將三者的區別和共同點加以區分比較,使學生明白這三者之間有關端點和延長性的區別和聯系,進而加深對三者的理解。
總之,結課環節處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效果,也可以作為評價教師教學水平的標準,只有教師充分重視結課環節,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王瑛.初中數學教學中結課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江蘇教師,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