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艷
(江蘇省淮安市盱眙中學)
達爾文有句名言:“關于方法的知識,則是最為重要的知識。”因此不管我們對任何知識進行掌握,對正確方法的理解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
作為教師,則面對初中與高中之間的銜接關系,因為初中偏向基礎的語法基本積累,而高中則是更為具體地使用英語,所以應該首先把握正確的英語學習方法。
在英語課堂中,導入時間過于冗長,使其顯得煩瑣,以致影響整個課堂的整體節奏,而課堂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快速而集中地學到知識,導入只是一個引起其興趣的鑰匙,而很多時候,導入反而成為影響學生注意力的事情,使其缺少集中的注意力和強烈的興趣,無法重視學習過程中所享受的樂趣。而在課程中一味重視導入部分,只會浪費后面的主體教學時間,教學整體是一個系統的結構,不能只浪費后面的主體學習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導入與呈現鞏固都應該是一個完整的整體,缺一不可,使其在時間中需要分清結構關系。如果過于重視課堂的導入,以此忽視其他環節,那么,學生的學習只會顛倒,無法有效學習應有的知識。
英語學習中教學缺乏針對性,只是過于強調對課程的導入,整體學習十分單一,使得在其學習中對于教學重點不明確,無法引起學生的注意,反而是對學生學習進行誤導,使得學生不理解學習的知識,缺乏偏重點,無法進行有效學習,使得學習方向分散,學習狀態差,以此進入學習誤區。
對于英語課堂教學中不同的班級也應該根據其特有的性格特點進行分析,有些班級比較安靜,而有些則相對活躍,如果對其采用統一的教學方法,完全導致學生對教學感覺生搬硬套,缺乏教學情感,枯燥無味,使其無法關注英語學習,最后降低學生的興趣。
英語教學的主旨是對外語人才的培養,使學生在全球化的大范圍中增強其學習能力與競爭能力,英語課程的新標準則是關注學生的個人情感,激發其內在的英語學習興趣,以此建立其自信與成就,使得其在學習過程中,有著更為綜合的語言能力運用,包含高的人文素養,使得其學習實踐能力得到培育,更加以人為本,以學習創新為主導,以謀求在新教學的模式中達到新的目標課程改革和要求。
作為高中英語教學者需要對教材進行有效理性分析,對其進行科學性的補充和刪減,對其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替換,使得其在有限的課堂教育中進行有效擴展,使得其教學活動與教學順序都得以調整。要對教材進行合理的資源利用,以此為基礎開發教材,帶領學生在教材的有效指導中去學習。
根據筆者在教學的實踐與積累中,對上述所列舉的幾大誤區舉例探討一些解救方法。
需要對每一課時進行有效具體分析,老師作為教授者需要對其教學目標與任務進行有效調節,以此確定對應的教學方法,完全教學與學生學習之間方法的融合,并且對其學習進行有效貫穿。
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尤其具有獨特的語言特色,使得英語教學區別其他的教學方法。在不同的學科之中,有著不同的教學特點,以此選擇對應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對于有效的教學方法需要更為透徹的引導,以此進行課堂教學的刪選,使得教學方法更符合課堂實踐。
要對青少年的心理進行有效分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因為年齡的關系,其教學吸收具有差異性,所以在使用教學方法中,更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特點,因材施教,使得學生可以更有效學習。
對于實際的教學環境與班級特點,學生素質各個方面需要各種因素相互結合,對其做到綜合考慮,去實事求是的進行有效的教學驗證,使其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自主學習研究,探索過程與情感的體驗,以此對學生各方面進行有效發展。
課堂學習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問題進行不同反饋,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影響不一樣,教師很多時候,其一言一行帶給學生不同的語言表達,更為積極的表揚是對學生的肯定,可以刺激學生的學習交流欲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著更強大的自信心,而過多的批評則造成學生學習熱情的磨滅,使其失去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中更加被動,產生對學科的懼怕。
總之,教學的根本是傳授知識,是對學生交流學習的藝術,如何在有限的環境中,使得學生更有效地適應高中英語學習,則是每一個老師都需要研究與考慮的,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需要對每個環節進行認真交流,注意學生思想變化,以此取得最好的效果。
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