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武
(湖南省漢壽縣第五中學)
在素質教育的改革背景下,高中教育更多地提倡“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倡導音樂教學中要更多地關注學生自身的發展,同時在此基礎上更多地拓展高中音樂教學內容,將音樂教學的領域開發得更廣、更深。在新穎的教學實踐中,讓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和主動學習音樂,但目前我國很多高校仍舊處在應試教育的陰影里,對于素質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遠不如其他課程,如何更好地實現音樂教育,改善教學方式對此具有重要意義。
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改革創新高中音樂課堂教學,可以為現階段學生學習音樂方式創造有利的轉變條件。眾所周知,課程內容太單一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是大打折扣的,而且現階段很多高中音樂老師自身都不重視課堂教學,只是形式化地給學生聽一點音樂,講講課本內容就結束了課程,這對于學生的音樂素質培養是極其不利的。老師應在對自身的課程先重視的基礎上,充分考慮青少年的音樂愛好和多元化的需求,及時對上課內容進行補充和調整,調動學生的上課情緒,讓他們對音樂課程富有熱情。如,在教授到音樂劇的章節中,老師可以充分引用經典的音樂劇《音樂之聲》《貓》《歌劇魅影》等,同時也擴展學生現階段喜歡的音樂電影《歌舞青春》系類等,擴展相關的知識,讓學生更好地懂得歌劇表演方式和音樂類型,豐富了課程內容,也燃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傳統的教學方式中一直都讓學生處在被動學習的位置,在素質教育的號召下,教師應該改變傳統教學方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為他們搭建完好的表演平臺,讓他們更多地采用自主學習的方式,激發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于高中生而言,學習上很多都存在著依賴老師和家長的情況,對于自我管理和學習的積極性還缺乏一定的主動性,同時在音樂素質的積累上處于被動地位。因此,老師要鼓勵學生主動學習,盡可能地在鑒賞課上鼓勵學生表達出聽完樂曲后的感受和意境,鼓勵學生搜索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音樂素材等,讓學生更多地發言,開口唱歌,更進一步提高他們自主學習音樂的能力和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如果光是理論教學,往往實際取得的教學效果都不盡如人意,音樂老師要更多地開展音樂實踐活動,將音樂課堂拓展為學生全面發展的新天地。要知道不論是演奏、歌唱,還是創作音樂等,都不能只是和理論知識打交道,而是要將其與實際結合在一起,才能夠更好地懂得知識點。如,在介紹樂譜的過程中,如果只是簡單地介紹音樂符號,效果可能不夠理想。老師可以讓學生自行查找自己喜歡的歌曲的樂譜,在課堂上展示出來,通過實際和理論知識結合,讓學生能夠充分理解知識點的同時也能更好地提升自我的音樂素養。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背景改革下,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如何更好地創新和研討教學方法,不斷地擴充知識范圍,讓學生能更好地學習音樂知識,提高自身素質,融入音樂,是每個高中音樂老師需要認真思考的重點問題,也是未來音樂課堂發展的必然趨勢。
[1]方方.高中音樂欣賞課中創新思維培養策略[J].高中生學習:師者,2013(08).
[2]董琳.高中音樂欣賞課中創新思維的培養與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