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玖波 井 芳
(吉林省白山市第二中學)
在高中生物遺傳的教學中,自交與自由交配作為兩種重要的交配形式常出現,學生做這類題時常將兩者混淆。結合多年高中教學經驗,通過例題來介紹教學中如何讓學生領悟其含義,掌握規律。
例:基因型為Aa 的玉米自交一代的種子全部種下,待其長成幼苗,人工去掉隱性個體,分成兩組,一組全部自交,另一組讓其自由交配。兩組的植株上aa 基因型的種子所占比例分別是多少?
解析:Aa 自交F1的基因型有三種:AA:Aa:aa=1:2:1,去掉隱性個體后,AA 個體占1/3,Aa 占2/3。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生物個體交配,即1/3AA×AA、2/3Aa×Aa,F2中aa 比例為2/3×1/4=1/6;自由交配也叫隨機交配,是指群體中的個體隨機進行交配,基因型相同和不同的個體之間都要進行交配,組合有1/3AA×1/3AA、2/3Aa×2/3Aa、1/3AA×2/3Aa、2/3Aa×1/3AA 四種,F2代中aa 比例為2/3×2/3×1/4=1/9。
學生的疑問是在自交和自由交配中,同樣是同基因型的個體交配自交時為什么不寫1/3AA×1/3AA 而寫1/3AA×AA,自由交配中為什么不寫1/3AA×AA 而寫1/3AA×1/3AA。我將這一難點轉化為讓學生利用身邊的例子,通過學生自身的努力去解決。我舉了一個例子:假如班級有1/3 女生,2/3 男生。現想選出2 名同性別的學生,應怎樣選呢?第一個學生被選出是什么情況?學生回答:“女生概率1/3。男生概率2/3。”再問:“若第一個是1/3 概率女生,第二個選什么性別?概率是多少?”學生此時恍然大悟,有一個學生總結得非常好,即選第一個同學時是隨機的,所以有一定的概率。第二個學生的選擇具必然性,即已確定必然與前一個學生的性別相同。第二個是女生的概率是1。再回到自交的問題上,自交是基因型相同的個體雜交,第一個個體的選擇時隨機的,第一個基因型的前面有個系數,第二個個體的選擇時必然的,第二個基因型的前面系數是1。學生就能理解自交時應寫成1/3AA×AA。再問:“若要隨機選出2 名同學,應怎么選呢?”學生根據前面的總結很快就能說出有4 種情況:1/3 女、1/3 女;1/3 女、2/3 男;2/3 男、2/3 男;2/3男、1/3 女。第一個個體選擇是隨機的,個體的選擇有概率。第二個個體的選擇也是隨機的,個體的選擇也有概率。這樣學生就能理解在自由交配中同基因型的個體雜交是1/3AA×1/3AA。這樣問題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