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晶
(寧夏吳忠市鹽池職業中學)
中等職業教育主要是培養面向社會的高技術性人才,這與高中的教育有十分明顯的區別。而職業技術教育近些年才得到廣泛的重視,作為一種新的形式,成為我國教育體系當中一個重要的分支,因而在職業教學的內容和方法上還存在著大量的未知地,等著當代的專家學者、教師去努力填補空白、進行創新。
中職英語教學要想實現創造性的發展、進步,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努力:
中職的教學技術性、實用性很突出,因而在英語課堂上不能照搬以往的理念,只是進行書本知識的學習,要根據不同技術專業學生的具體情況,分門別類地進行指導,使英語真正能應用到他們今后的學習、工作中去。
中職學生一般在畢業后會直接走上工作崗位,教師要根據他們所學的技能,分別制訂學習計劃。不論學習的是電工、焊工、計算機、會計或是其他職業,都要熟悉自己所在領域的專業知識,在熟練掌握技能的同時,也要有較高的文化水平。教師應該讓學生主要學習自己專業方面的英語詞匯,閱讀相關的英語文章,一邊鍛煉英語,一邊還能了解這項技術在當今時代的發展方向、世界的先進水平,激勵學生更加努力。
無論是職業技術還是英語學習,都需要濃厚的興趣做推動力。對中職學生來說,書本知識的學習可能非常枯燥,也很困難,教師要循循善誘,讓學生明白,要想做一名優秀的職業技術人員,理論知識的學習是必須且必要的。例如對電工專業的學生,可以先播放一些近幾年優秀電工楷模的視頻,讓學生體會榜樣的力量,激發起自己的斗志;還可用圖片、講座、錄像等方式介紹近一段時期我國乃至世界電工發展的歷史、取得的成就,讓學生感受到未來的光明前景和道路的艱辛,明白只有刻苦學習英語知識、提高英文水平,才能與世界接軌,走到技術前沿,成為一名合格、優秀的技術工作者(其他技術專業也同樣可以采用這種形式)。
進入中職的學生,可能學習的基礎不是太好,相較于死氣沉沉的課堂,他們更希望有一個寬松的氛圍去學習。教師要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有意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敢于開口說,愿意主動學,這樣才能有好的學習效果。
老師可以采用趣味性的戲劇化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學生在真實的場景中學習。例如在學習服務行業的相關課程時,讓幾個學生分別扮演乘客(passenger)和空姐(airline stewardess),設定不同的情境,鍛煉他們的應變能力和英語水平(當然,根據職業的不同所面對的具體情況也不同,教師可以抽出時間讓學生多多練習)。
課本上大段的英文不免乏味,學生往往不愿意去讀,老師應充分運用現代化技術實現多元化教學。比如學習餐廳服務時,可以利用幻燈片展示一些生動形象的圖片(不同餐廳的裝飾、來往人員的穿著打扮等),讓學生用英語描述他們所看到的內容,有什么特點,針對不同的顧客,服務員應有什么樣的回答,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效果也就提高了。諸如此類方式,可以應用于任何一項內容的學習。
針對中職教育實踐性強的特點,教師可以提供機會,讓學生真正走進社會,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得到提高。例如,把一個班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別制訂不同的任務,讓他們在課下收集資料、進行社會實踐(如果有機會就親自去做幾天計算機程序員、餐廳服務員、工廠工人等等,如果機會不佳就到這些行業的企業去參觀、觀察,體驗社會),一周之后,要用英語寫出調研報告和心得體會,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將英語的學習和實際技能的運用有效結合,齊頭并進。
總體來說,要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實現創新,必須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以課堂為主,課下為輔,相互配合,才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
[1]姚紅霞.創新教學理念,優化中職英語課堂教學[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1.
[2]尹亞.論優化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環節的策略[J].職業技術,2011.
[3]陶立波.中等職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