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正洋
(江蘇省射陽縣千秋初級中學)
初中體育學科與其他基礎學科有著顯著的差異,一方面學生喜歡上體育課,同時學生沒有體育運動的興趣,缺乏堅強的意志品質。面對這樣的教學現狀,教師如何進行有效課堂教學,讓學生掌握必要的運動技能,提高學生體育運動素質呢?
體育課學生愿意上,但對于枯燥單調的體育運動項目,缺乏運動的興趣。探究原因:學生思想上不夠重視體育訓練,將體育課錯誤地認為是“玩”課;同時,教師課堂教學手段單一,缺乏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首先必須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活動中,分享運動帶來的快樂。比如,在訓練短跑時,學生覺得枯燥無味,但一說到足球,很多學生都積極參與,如果將短跑與足球教學有機整合,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枯燥、單調的教學模式,讓短跑課堂教學充滿樂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課堂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意識,通過豐富多彩的體育運動形式,享受運動過程帶來的快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積極關注、收看體育新聞,國家與世界組織的競技運動項目,體會運動場上的體育精神與人文素質,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讓學生在積極的氛圍中感受到體育運動項目帶來的快樂。從根本上改變學生諸如“體育課就是玩課”“體育課隨便混一下就過去了”等錯誤觀念,將體育課堂教學等同于基礎學科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根據初中生生理發展的特點,他們活潑好動,但缺乏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教師可以在訓練同一個運動項目時,采用多樣化的訓練方法,避免機械重復的訓練讓學生感覺枯燥無味,甚至與教師產生對立情緒,這樣可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提高課堂的參與率。
總之,初中體育課程教學,教師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培養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這是學科教學的目標。作為教師,需要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因材施教,并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實現高效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