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宏宇
(浙江省浦江縣壺江初中)
伴隨著我國教學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由于對體育改革的力度不夠強,使得很多教師沒有意識到創新能力對學生、社會和未來的重要影響,依舊采用陳舊的教學方法,忽視對創新思維的培養,課堂效率低下,學生提不起興趣等一系列課堂問題,那么教師在初中體育課堂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提升初中體育教學的課堂效率,成為初中教育工作者始終探討的話題,也是每個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主要困難,下面就這些問題,筆者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并進行簡要分析。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需要有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由于初中生特殊的生理時期,他們的喜怒安樂很容易表現在臉上,也很情緒化,因此,教師需要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保障課堂效率的基本前提,更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本保障。作為初中體育課堂的兩大主要參與者,只有和諧的關系才能營造出和諧的學習氛圍,而不是傳統教學中的上下級關系,讓學生很壓抑,無法靜心學習和接受新知識。要求教師改變傳統講課模式,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多多參與進來,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培養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體育課堂中很重要的一分子,學習知識,發散創新思維,從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例如,在講解初中體育教材第四課《發展你的體能》時,教師可以采用師生之間的互動模式進行學習,先是通過多媒體的方式讓學生直接感受到健康的體能是什么樣的,健康體能的指標是什么,然后讓學生比對自己,說出身體形態和體能的構成。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知識,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學習氣氛也更加濃厚,改變枯燥乏味的局面。在本課結束后,可以讓學生之間測量自己和他人的體能,教師及時做出評價,讓學生根據身高、體重、胸圍、身體形態指數和體型來綜合評價,在這樣一個互動的環節中,學生更加直觀地接受新知識并熟練掌握與體能有關的信息,提高課堂效率。
面對傳統課堂中,教師照本宣科給學生傳授教學內容已不能適應新課改的發展要求,迫切需要教師創新教學內容,豐富課堂生活,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初中體育課堂相對于其他語、數、英課堂有很大的自身特點,主要是以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創新思維為主,通過多種多樣的體育設備,采用各種形式來鍛煉身體,使得整個課堂豐富多彩。在體育課堂中,傳統的方式主要有拔河、跑步、跳繩等,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體育設備也需要更新換代,順應時代發展要求,跟上時代的腳步,教師可以采用新型媒體中的健美操、武術、游泳等方式來豐富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興趣,加強學生身體素質,保證有個健康的身體作后盾。
例如,在講解初中體育教材第六課《積極自覺地參與體育鍛煉》時,教師可以先提問學生,最喜歡什么樣的體育鍛煉方式,根據學生最喜歡的方式來調整課堂內容,比如有的女學生可能更喜歡跳健美操,男學生更喜歡武術,這樣,教師就可以根據這些要求,合理地將學生劃分為男女分隊,進行鍛煉,在鍛煉前,教師要明確此次課堂的目標,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鍛煉,女學生之間進行比賽,男學生之間也要進行比賽,最后男女PK,讓學生自主投票選出成績最好的一隊,這樣,學生在鍛煉的同時,提高了課堂氣氛,讓學生更加喜歡體育課堂。與此同時,教師在學生參加完比賽后,及時做出總結,告訴學生,生命在于運動,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在學習之余,不要忘記積極自覺地參與體育鍛煉,平時最簡單的就是跑步,堅持每天都跑步,培養自己的毅力和耐力,對今后的發展有很大幫助,將會影響學生的一生。
教師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讓學生有主人翁意識,真正投入到體育課堂中,這樣體育課堂才能有效開展下去。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有目的性地培養創新意識,只有學生有了創新意識,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規律,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必須要從小開始培養,慢慢形成創新思維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創新思維模式的培養要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是新課改中對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更是一個國家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可見,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例如,在講解初中體育《綜合健身操》這節課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創新模式讓學生來學習,可以先在網上下載一部分健身操的動作要領,帶領學生學習,然后反復練習,直至熟練掌握,待學生掌握程度差不多時,教師可以讓自己發揮創新思維,編出一套合理的健身操,適合初中生學習的步驟,也達到了鍛煉身體的目的,這樣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開發了大腦創新思維的使用,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加對體育課堂感興趣,也大大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效率,讓學生充分抓住課堂寶貴時間,加強體育鍛煉。
由于體育課堂的特殊性,每周安排的課時不多,經常有學生還沒感受到體育課堂帶來的樂趣就下課了,意猶未盡,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充分利用學生課余時間來組織體育活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緩解日常學習壓力,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勞逸結合的學習策略。例如,課余多開展體育活動,教師可以進行兩人三足綁腿游戲,將班級學生合理分配,按身高、體重和性別合理劃分若干組進行比賽,根據民主投票方式選出公正的裁判,為大家服務,保證比賽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對于比賽結束后表現特別突出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參觀體育館門票的方式來獎勵學生,在表揚學生的同時,也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勞逸結合,而不是死讀書,大大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加強學生體育鍛煉,緩解學生學習產生的壓力和疲勞感,真正提高學習效率,靈活學習,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認識也會加深,更加熱愛體育課,對提升初中體育教學質量和效率有了很大的幫助。
體育教學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初中體育教師想要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就必須對過教學內容加以創新,同時加強師生互動,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從而發揮學生的主導性作用,還可以充分利用學生課余時間進行體育活動的開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升體育教學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還應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因材施教,保證初中生有一個健康的體魄,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體育人才。
[1]胡鳳蓮.基于創新體育背景下的初中體育教學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3(12).
[2]夏長青.中學體育教學中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有效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3(16).
[3]尹家軍.強化教學活動創新 提升體育教學成效:對初中體育教學改革的幾點探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1(06).
[4]陸愛東.初中體育教學如何優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J].當代體育科技,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