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強領
(新疆阿克蘇地區新和縣第二中學)
中學是為高校輸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的后備軍。然而目前許多學生缺乏基本保健知識和自我保健的能力,身心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一些常見的疾病,如:近視眼、肥胖癥等發病率不但居高不下,而且還有上升的趨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對健康的認識與衡量有著不可忽視的關系。究竟怎樣才算作健康呢?世界衛生組織給新時期的健康提出了十條標準,一是有足夠充沛的精力,能從容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二是處世樂觀,態度積極,樂于承擔責任,不挑剔事務的巨細;三是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四是應變力強,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五是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六是體重得當,身體均勻,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七是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發炎;八是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九是頭發有光澤,無頭皮屑;十是肌肉皮膚有彈性、走路感到輕松。用以上十條來衡量健康,可見,良好的健康已不再是傳統觀念中的沒有疾病,理想的健康應該是整體健康。
我國現代體育經歷了從“體操科”到“體育課”,由“國民體育”自然主義體育思想到現代體育教學論,由前蘇聯體育教學到改革開放的體育教學全面發展等,為我國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各類人才作出了較大的貢獻,發揮了體育教學的功能效益,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由過去的工業革命時代進入了今天的知識經濟時代,對培養人才的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體育教學改革和世界大眾體育健身熱潮的影響下,我們原有的體育教學目標是以“三基”為主體,同時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這一目標對學生的健身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已經顯得不夠,指導實踐也不夠具體。因此,我認為健康教育思想的提出,符合了素質教育的要求,健康教育的提出改變了以往“三基”的教學模式。它的提出把中學體育教育的目標緊緊地圍繞在不斷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健康水平、學習健康知識和方法、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中來。
新世紀進程改變著現代化的各個方面,改變著社會狀況,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情感方式。因此,現代健康觀的確立需要教育要確立相應的現代健康觀。現代健康教育應該是:“立體”的“多功能”的大健康教育體系,應包括體育教育與健康教育這兩個促進身心健康的基本教育環節。綜觀體育與健康教育的發展過程,我們看到了體育與健康教育作為改善人自身狀況的教育過程,其發展是隨著教學改革而發展的,而每一次的教學改革都給體育課和健康教育賦予了全新的內容。我們不能說每一次的改革都是十全十美的,但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每一次的體育教學改革都是將人類的健康推向一個新的臺階,使健康教育在體育課中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建立以促進健康為目的的體育與健康一體化教育模式是符合現代人發展需要的。這次進行體育教學改革引起了對體育與健康一體化教育的探討,引起了體育教育與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足夠重視。我國高校應在現有的體育與健康一體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研究,并吸取國外成功的研究經驗,建立與推廣適合我國高校情況的體育與健康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培養具有體育能力和健康意識的復合型人才。
健康教育的具體實施是這次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之一。健康教育的實施突出反映了時代的要求,有利于“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貫徹,有利于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終身需求的意識,有利于體育教育價值觀的實現,有利于推動教育教學的改革。健康教育的成功實施是對這次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成果的充分肯定。
[1]樊臨虎.體育教學論[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07.
[2]《人體測量與評價》編與組.人體測量與評價[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