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遠
(吉林省松原市第一高級中學)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競爭越來越激烈,而競爭的關鍵就是在于人才的競爭,誰有高素質的人才,誰就會成為贏家。由此,教育自然而然地落實在培養素質人才方面上來了。所以,新時期的教育就是看能否培養更多更好的高素質人才。作為高中生物教學更是責無旁貸地肩負起這一重任,我們在教學中要努力研究教材和新課標,探究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從而培養合格的人才。下面就結合自己所從事的生物教學,談談這一問題。
生物科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它主要是教師要引領學生進行觀察、分析、試驗的過程。同時,這一過程也滲透著教學的基本方法。所以,我們在教學的時候,可以用精煉的語言和簡明的圖表以及小故事來對這些知識講述,就能引導學生去像科學家一樣研究知識,以此而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他們努力學習的志趣。比如,學習了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可以領著學生到植物園、動物園等進行參觀考察,了解相關資料。通過“活動—體驗—評價”的教學模式,就會更好地引發學生的思考,培養他們的各種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興盛和振興的標志。只有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算完成了教學的總任務。所以,我們生物學科毫無疑問地要承擔著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要極其重視實驗課,更多地給學生通過實驗課和演示課讓他們有創造的機會可能。比如,我在進行“脊蛙反射”實驗的教學時,當完成規定的實驗內容后,就讓他們接著試驗。讓他們親身實踐,動手操作,這樣他們就非常動腦筋,還有的談著自己的看法和見解,發表自己的感想觀點。針對這些我都給予他們的充分可定和表揚,激發了他們的創新精神。
素質教育的關鍵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能力,而并不是記憶多少知識。傳統的教學導致學生高分低能的現象,培養出來的只不過是答卷工具而已。所以,素質教育重視的是學生能力的培養。教學中,我們教師要用多種豐富多彩的習題進行突破,教師要大膽地進行改進嘗試,更要激發學生的創新思想,要從開發學生的思維潛力入手,鼓勵學生能夠聯想和現象,能夠靈活地運用知識。比如,在執教遺傳與變異、生物與環境的時候,給學生設計一下啟發和想象的思考問題。然后讓他們能夠到實踐中運用,最后達到使學生的運用能力得到提高。
總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我們廣大生物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的創新學習,培養他們敢說、敢想、敢做的精神,哪怕是說錯了,也要鼓勵和激發他們的精神,使他們的創新精神走向成熟階段,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