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文
(河北省三河市冶金中學)
十一過后,一項艱巨的工程就擺在每一位老師面前:收作業。看著那一長串不完成作業的名單,頭大了是必須的。怎么辦?說教,已經皮了。可以說那些“困難戶”基本是油鹽不進。罰寫,簡直是又一輪相互煎熬。怎么辦?上課前看著五班三個“單留戶”作業完成情況:一個完成(保質保量)、一個寫了未寫完(下課主動搬凳子去后邊。態度那叫一個好。)另一個屬于老油條,不寫就不寫吧,還照玩不誤。而且還揚言說:“不寫了怎么樣,罰就罰唄。”態度那叫一個囂張。急中生智,換內容,可不講了,也要把作業這事說說。提前進班,先穩定情緒,將上課整個流程在腦子中過一遍。開始上課,先將“十一”前我和這三位提前的協議和大家交代了一下。隨后我提出“誠信”,我說:古語說,一諾千金。既然他們提出單留,并保證一定完成,這就已經跟我許下了承諾。但他們中兩個卻已經失信于我,這是無信之人的表現。那么鑒于他們的表現,老師做出以下的決定:首先,讓他們闡明自己不完成作業的理由,并且深刻反思自己的錯誤,并且當著全班的面作出保證。全班同學對他們以往及現在的表現做出表決,是相信還是不相信。但重申一點,大家在舉手的同時,也肩負著一定的責任。他們今后作業表現實際上與支持他們的同學牽連在一起。今后他們不完成作業,支持他們的同學也同樣受罰。也就是說希望支持他們的同學,能夠起到監督和幫助的義務。”說到這里,看到座位上學生的神情瞬間變得凝重起來,開始表態。最先來的是不寫并態度傲慢者。只見他態度散漫、聲音極小、內容敷衍、眼睛一直看著別處,不敢與大家對視。第一次表決,只有寥寥幾個,根本沒過半數,沒通過是必然的。第二個是那個沒寫完的,只見他目視大家、態度誠懇、聲音洪亮。大家全票通過。也許是巨大反差,也許面子過不去,也許真的認識自己的錯誤,最后一次表態時,這位學生態度轉變很大,只見他真摯誠懇,深深悔意清楚表露。這一次,不管是大家相信了他的決心,還是出于別的原因,總之是半數通過。這次表決結束,我決定趁熱打鐵,拿著這件事的始末做做文章。當天的作業就以“一次誠信測試”為題寫一篇隨感。將你在這節課上的所見所聞所感真實記錄下來。這次誠信測試最大收獲就是,不管是測試者還是投票者都深切感受到:人無信則不立的真實意義。這正如另一個班一女生在經歷過三次表決,大家都投不信任票時,當時這女孩就哭了,我想這一幕她會記住一輩子。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平時失信于人太多,有限的人品資本早已消耗殆盡,到最后只落得這一結果。這看似殘酷,但卻是孩子成長中必不可少的考驗。孩子們用它們無比犀利的判斷,給這一女生,也給那些不完成作業者或失信者上了一課。我想這比我說上千句都管用。人有時是需要點兒刻骨銘心的教訓的。
這次誠信測試課是我無心插柳的意外收獲,自此以后作業好長時間都交得很順暢。隨意卻很有心的一次課,不但給學生,也給我莫大的啟示:“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德萊。”“言必行,行必果。——墨子。”這些名言不光停留在紙上,通過這次課,它真的鮮活起來,誠實守信、言行一致者受人尊敬,言而無信者遭人鄙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