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婷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真武中學)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作文教學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顯然,作文教學應該張揚個性,關注學生主體發展。而現在的初中作文教學卻陷入了這樣的困境:教師在作文課上使出渾身解數講方法技巧,批改作文面面俱到,含辛茹苦;而學生就是沒有靈感,抓耳撓腮,機械模仿,寫出來的文章,千篇一律,索然無味;題材陳舊,缺乏新意;生搬硬套,矯揉造作……恍若“榨文”。葉圣陶老先生曾說過“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也強調了個性的重要性。筆者認為文章要彰顯學生的個性,有獨特的見解感悟方可打動人。作文出路到底在哪里?怎樣使文章別具匠心,扣人心弦呢?可從下面三個方面去努力。
趙翼說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提出唯有創新才能領時代之風騷的觀點。課堂中教師可以提出多種解答思路,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進行發散性思考與理解,別有見地。最基礎的如“零”的聯想、“1+1=?”……最常見的是借助事物讓學生從多角度托物寓意。
例:蠟燭燃燒自己,照亮了別人。(正)
站得不端正的,必然淚多命短。(反)
春蠶無私奉獻,無怨無悔。(正)
作繭作縛者,不是別人,正是自己。(反)
還可以寫“風箏”“鏡子”……讓學生真正感到“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要有慧眼,有敏銳的觀察力,換一個角度看問題“柳暗花明又一村”,這樣他們思維流暢性、豐富性、靈活性才能得以培養,達到“舉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目的。
立意是文意的靈魂,文以載道,“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提倡多角度、多側面去思考問題,而目前學生的作文由于生活環境的限制,寫的文章中心膚淺,材料陳舊俗套,“言為心聲”“我手寫我心”的情感要求不能體現。取而代之的是機械、生硬的程式化模仿。如一寫到親情、師生情話題,總是“補課”“雨中送傘“生病”等情節,一談到美德,總聯想到雷鋒、徐虎,“拾金不昧”“讓座”,一談到議論文,無非是張海迪、海倫·凱勒,魯迅的“早”……甚至有孩子寫親情,把送傘、蓋被子重復數遍,枯燥無味,矯揉造作,缺乏新鮮感。
烏申斯基認為:“教育的力量僅僅來源于人的個性。”作文教學何嘗不是如此?要引導學生“見人所未見,發人所未發”,不能人云亦云,所以,教師應進行多角度立意訓練。例如,在學完名著《水滸》《三國演義》后,我特地在全班舉行“讀英雄、論英雄、學英雄”的主題辯論會——你喜歡宋江還是諸葛亮?學生各抒己見,有的持學習贊賞態度,有的持反對態度。“虛構的人物沒有實際意義,要學就學身邊的英雄,學他們的豪情滿懷,學他們的柔情似水,如郭明義、中國氫彈之父于敏等。”雖不夠精彩,但都能自圓其說,言之有理。
又出示一則材料:“一只蝸牛努力向上爬,可一次又一次摔下,但它不懈氣,鍥而不舍,這時智者出現了,他說:“_______。”讓學生補充,并寫話題作文。有一位學生擬題《學會放棄》,這樣寫道:“‘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如何取舍,讓我們回顧歷史的足跡……”
柏拉圖正是放棄了對導師蘇格拉底唯物論的信仰,創立了自己的唯心論,從此師徒二人有如日月在哲學史上交相輝映。
比爾·蓋茨正是放棄了自己在哈佛大學的學位,投身商海,成就了二十世紀人類世界的一個神話。
放棄是無奈的、痛苦的,但是你的每次放棄都將無愧于自我,才能向成功的彼岸邁進。有時放棄也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這樣的文章可謂是反彈琵琶,令人耳目一新,如“開卷未必有益”“近墨者未必黑”“老實人真的吃虧嗎?”等,相信只要堅持訓練立意,學生的文章將呈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新景象。
作文的文體是多樣的,初中階段對學生要求是寫表達真情實感的記敘文,卻有不少學生將文章寫成“四不像”,記敘不是記敘、議論不是議論,拘泥于記敘文,墨守成規,文章呆板,缺少靈動,鼓勵學生要有別出心裁的文體。對于“幸福”“自由”“智慧”等熟悉話題,可讓學生進行議論文的嘗試:先仿、后創、成一家之體。劉心武《錯過》、周國平《人的高貴在于靈魂》、王蒙《不設防》等名家精品亦可作為范本,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詩歌的創作,學校組織了“未來詩社”,不少孩子寫出了雖稚嫩但有個性的舊體詩和新詩,對他們的創作要給予肯定。
關于語言,杜甫有“語不驚人死不休”主張,求“新”就是要“惟陳言之務去”,如“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僧敲月下門”的“敲”可謂經典。如有學生寫母親“苦澀的淚伴著逝去的歲月,在母親的臉上流啊流,流走了母親滿頭的青絲,流成了道道細密的小河。”(《你的眼淚是一條河》),讀完不禁佩服孩子的靈動,觸動了我們滿腹的感傷心酸的情懷。
關于語言風格,可以讓學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可婉約清麗,雋永凝練(如冰心);可大氣磅礴,豪情滿懷(如蘇、辛);可詼諧幽默,辛辣諷刺(如魯迅);可“清水出芙蓉”,自然質樸。(如朱自清的《背影》)。如一位學生寫了一篇文章《我的媽媽是傻瓜》,現摘取幾段如下:
“我的媽媽是真正的傻瓜,她經常做錯事,媽媽經常同時洗衣服和燒飯,有好幾次,媽媽做菜做到一半又去曬衣服,結果鍋里的湯汁都溢出來,為了把火關掉,一緊張,就把還沒掛上竹竿的衣服全丟在地上。結果衣服弄臟了,鍋子也被她弄翻了,將事情搞得一塌糊涂。
但是,我非常喜歡我的傻瓜媽媽,我長大以后,也要做像傻瓜媽媽一樣的女人,和像我的傻瓜爸爸一樣的男人結婚、生小孩,然后撫養像我一樣的傻瓜姐姐,和像弟弟一樣的傻瓜弟弟,變成像我現在家一樣溫暖又快樂的家庭。請傻瓜媽媽一定要保持健康,等到那時候。”
文章雖不華麗,但樸質的語言,濃濃的親情,激起讀者的共鳴。這是語言創新的杰作。
總之,“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作文教學中,要讓學生多讀書、多積累,“腹有詩書氣自華”,同時,書山有路深思辟徑,學海無涯創新起航,讓孩子作文真正做到“獨抒性靈”,用自己獨特的筆觸描繪出內心豐富多彩的世界,這樣,作文教學的實效才能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