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衛紅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沙灣縣金溝河中心學校)
眾所周知,新課程改革后不但教學理念和方法有很大進步,就連教學評價也在不斷更新,當前最熱門的一種教學評價模式,即發展性學生評價,該模式被廣泛運用到各科的教學中,尤其是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更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以促進學生個體得以發展。筆者就近幾年發展性學生評價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進行分析。
長期以來,初中物理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無非就是水平及選拔性評價。通常教師都是通過單元檢測和期末考試,了解學生掌握理解物理知識的水平,并始終將期末考試作為學生該學期學習狀態考核的唯一途徑。經過分析研究,筆者認為此兩種評價模式,將造成這幾個方面的問題:太過側重選拔結果,導致學生發展艱難;過度重視考試成績,未能對其學習過程進行評價;紙筆測試強化過度,忽略培養其動手能力,造成不少學生的高分低能;單項的師生評價,促使學生被動學習;嚴重偏向分數比例排名,使學生自信心受到打擊。通過以上分析,可以見得水平及選拔性評價難以達到新課標及素質教育的要求。
眾所周知,在教學活動中無論哪方面的評價都需要師生相互來完成,因此,要確保有序科學的開展評價工作,必須遵循已建立的實施程序。通過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初中物理教學中發展性學生評價需從這幾方面入手:(1)確定評價目標及內容;(2)明確評價工具和方式;(3)全面掌握分析學生學習結果及過程的數據資料;(4)改進計劃以學生發展改進要點為依據。
例如,教學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九年級全冊中的《第十三章第三節摩擦力》,首先,認識了解摩擦力和其如何增大、減小、決定的方法及大小,并通過觀察和實驗探究,發現摩擦力現象及影響其大小的因素,掌握科學合理的探究方法。最后,通過觀察分析和探究,激發學生靈活應用物理知識和解決問題的熱情,進而培養其探究真理和理論聯系實際的態度及習慣。從這幾方面入手去評價,學生的科學素養能得以提升,且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也被發揮得淋漓盡致,并促進了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的全方位發展,激發其生潛在能力,確保了特長愛好的發展,同時,還有利于學生完善自身不足,提高對物理學習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要充分利用發展性學生評價,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及個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