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富
(廣西來賓市興賓區大灣鎮初級中學)
隨著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已是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教師只有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優勢進行物理課堂教學,才能實現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最優化。筆者從多媒體教學手段在物理教學中具有的優點和應該注意的問題,對多媒體教學手段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進行探討。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從教學內容、策略、方法、步驟,甚至學生做的練習都是教師事先安排好的,學生只能被動地參與這個過程。多媒體課件可以產生一種新的圖文并茂、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在這種交互式學習環境中,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興趣來選擇自己所要學習的內容。
教師應使教學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和激情的活動。借助多媒體課件,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在講物體的慣性時,筆者運用有關慣性的現象的課件:在勻速的汽車上,豎直向上拋的球會落回原地,學生通過觀察很容易就理解了慣性。在教學“樂音的三個特征”時,筆者通過播放不同樂器的音樂,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創設情境,提出問題,了解樂音的特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農村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精心創設物理情境,把靜態的教學變為全體學生主動參與的開放式動態教學,使每個學生都有嘗試成功的機會。這不但有利于直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樂學,而且有利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其學習興趣和能力。
物理是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很多內容是很難通過解說就能解決問題的,由于實驗器材、實驗條件等諸多因素的限制,用傳統的物理實驗教學總是或多或少地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甚至有的實驗干脆不演示,運用多媒體手段對實驗改善恰好彌補了上述不足。如,在教學《大氣壓強》這一節時,由于學校實驗條件有限,可以用模擬實驗演示馬德保半球實驗和托里拆利實驗,學生同樣有親臨實驗的感受,教學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體課件能改善物理實驗教學,節省課堂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有資料表明,如果學習中讓學生既能聽到又能看到,再通過討論、交流,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知識的保持將大大優于傳統教學的效果。在教學《杠桿》和《滑輪》這兩節課時,筆者就是設計杠桿的平衡條件動畫和動滑輪和定滑輪的作用的動畫讓學生觀看,然后要求學生觀看后討論交流,然后請一些學生回答在動畫中學到了什么知識?學生都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課堂氣氛很和諧,學生在交流學習中增長了知識。應用多媒體課件教學,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在活躍愉快的氣氛、交互討論中掌握了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學效果很明顯。
農村初中學生,基礎較差,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大量時間給學生講課,學習新課程的進度也比較慢,課時安排又有限,一節課40分鐘,講課的內容就很被動。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使教學過程圖文并茂、生動活潑,知識面更廣。學生在這些動感學習環境中,對教學內容更容易領會和掌握,可以大大加快學習進度,一節40分鐘的物理課堂,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學習效率。更為重要的是,由于教學進度的加快,使學生無形中增加了額外的自主學習時間。多媒體課件教學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教師在多媒體課件的教學中,隨時可講解理論知識,演示實驗步驟,指導學生學習或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學生在多媒體課件中,掌握了實踐操作技能,做到省時、高效,課堂40分鐘得到有效利用。
多媒體輔助物理教學雖然具有以上的作用,但筆者認為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傳統教學手段與多媒體教學手段同時并用,使它們相輔相成,課堂教學效果才可能達到最佳效果。這才是多媒體手段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的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