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新明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福??h初級中學)
學校教學中的現代信息技術是指以數字化、網絡化以及智能化為主要特征。接下來,主要談談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與策略。
在中考、高考的壓力下,學校往往會將信息技術課程納入“副課”之中,校領導很少會重視信息技術教學方面的評估,也不愿意將資金投入到信息技術教學中,甚至在中考、高考即將來臨的班級中直接將信息技術教育課程取消,以此為學生騰出更多的時間應對即將到來的重大考試。這就導致學生與老師很容易忽視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與教學。
信息技術教材大多局限于軟件工具的使用與操作步驟的講解,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脫離,更沒有為學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只是一味地講解軟件的操作方法,這就導致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失去了興趣。比如,初中九年級教材中機器人應用這一內容,初三學生面臨升學中考的壓力,無法用大量的精力來將這一學課內容落實到位。在信息傳遞上,信息技術課程中講授的知識與社會的發展相脫離。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比較快,這就導致課堂教學中的教材往往無法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學生學到的知識也不能有效地運用于實踐中,最終導致信息技術教學成為“紙上談兵”。
對中學信息技術教師而言,他們在日常工作中,不僅要負責信息技術教學工作,同時還要承擔給學校各個部門進行電腦維修、維護網絡平臺,相關或不相關的檔案資料收集整理工作等。信息技術教師雖然承擔較重的工作任務,但是卻普遍得不到相應的工資報酬以及晉升的機會,甚至在某些學校中連評職稱都成為問題,這就導致信息技術教師的人員流動性比較大。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與我們日常工作學習生活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學校領導應該充分重視信息技術課程的設置,加大信息技術設備的投資,提升信息技術課程在學生學習中的比重;教師應該重視自身教學方法的改革,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比如啟發法、問題探究法等,充分調動學生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在教材內容的選擇上,應該選取于學生日常生活比較貼合,學生熟悉的事物,以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為切入點,引入信息技術教學內容,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的能力。與此同時,在信息技術課程內容的設置上也應該重視各個地區的差異,從本地區的發展狀況來選擇合適的教材內容,在教材中適當結合本地區的地域特色,將其容納到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中,大力發展特色化的信息技術教育。
其次,在信息技術版式的設計上,應該以一種新穎、靈活的方式向學生呈現教學內容,可以使用多種色彩,將課程內容顯得更加生動形象,并在突出主題的基礎上,吸引學生的興趣。
首先,學??梢栽O置專門的行政部門。各個中學可以建立專門的信息技術管理中心,并對該部門賦予相應的行政職能。對學校的信息化工作統一地做全局化的管理,協調學校各部門及信息技術專業人員共同運作學校信息技術工作,制定信息技術教學的整體規劃與發展目標,參與學校信息技術設備的采購計劃及全流程監督與反饋,為學校信息技術工作把好關。
其次,學校每年都應該有信息技術保障專項資金,針對信息技術教師建立獎勵機制,對承擔正常教學量額外事務的人員給予相適應的報酬,對表現突出的教師予以獎勵,并在恰當的時候給予一定的職稱,從而可以為學校留住優秀的信息技術教師,保障信息技術教學的師資力量。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與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信息技術教育在我國基礎教育中占據的作用也越來越大,重視學生的信息技術教學,有利于從整體上促進我國信息化的發展,加快社會發展的步伐。
[1]鄭萬銀.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中的對策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2(21).
[2]李娜.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