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海泉
(包頭市達茂旗百靈廟第二中學)
初中生物是學生學習生物的初始階段,充滿了好奇和興趣,但是學生通過對生物實驗現象的理解進行觀察時只是覺得好玩,對實驗現象的理解僅存在表面,忽視了其中深刻的生物學理論,學生缺乏實質的理解和認識,對實驗中的變化過程認知程度較低。
生物對于初中生來說是新鮮事物,起初抱著很大的興趣與學習熱情,但是隨著大量抽象概念的出現,學生的積極性立即減退。生物的抽象概念,比如基因、克隆等這些東西學生大腦中沒有大致的輪廓和結構,想象不到它們的樣子,因而這些抽象概念是真實存在學生卻無法感知的東西。
初中學生對待生物實驗通常都比較關注實驗產生的現象,忽視了實驗的過程變化,對實驗的表象認識也體現在好玩,而不是現象之后的本質和理論知識。生物教師應該盡可能培養學生關注實驗現象、產生這種實驗現象的成因,以及實驗中的實際問題等,指引學生動腦思考,通過實驗結果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態度。通過情景假設和提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掌握實驗現象背后的知識。
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最好辦法就是讓他們產生興趣,因此教師要采用多種途徑培養學生的興趣。比如,在講解較難問題的時候可以進行簡單操作演示或者小實驗,通過演示增加學生的關注和興趣。可以增加師生之間的溝通,打破教師“一言堂”的模式。比如可以進行小組討論、合作式探究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以給予學生適當的評價,對于表現良好的學生,可以予以積極肯定,鼓勵學生再接再厲,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初中生物教學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積極努力和探索,不斷改變和創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提高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質量。
唐明蓮.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求知導刊,2015(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