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平
(河北省滄州市海興縣海興中學)
課堂只有45分鐘,而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效率最高的時間大約在30分鐘內,但是在這寶貴的30分鐘內,為了吸引學生的興趣,我們把注意力和大量的時間都放在相應的活動或情景上。但沒有能集中于其中的數學內容,這當然是本末倒置。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環境下,每天都聽到“把課堂真正地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真正的主人”這些理論,但是我們對這些理論理解可能不到位,在課堂教學中對于合作學習過分強調,卻未能很好地發揮教師應有的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許多學生都存在一個問題,對于教材中非常重要的定理,只知道形式,并不清楚定理的推導過程。許多學生學到的定理、推論等許多數學知識都是教師傳授給他們的,我們在傳授過程中,可能只重視了知識內容的傳授,而忽略了培養學生自身的推理能力,所以形成了在課堂上學生活動不積極,只會被動接受知識,而不會主動“索取”,因為學生已經習慣了這種“填鴨式”。慢慢自己就不會思考,甚至不愿思考,更不愿意自己去研究,去推理了。所以,我覺得孩子們應該從小就培養自己動腦推理的能力。
現代社會電子產品越來越先進,學生也跟著“先進了”,課堂上計算器代替了算,在電腦上一些解題技巧代替了最基本的解題方法,現代學生的計算能力很差,而且能寫出一手漂亮字的學生越來越少了,我們的學生慢慢喪失了最基本的技能,基于上面的這些問題,我們應當怎樣去克服呢?作為一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是要切實立足實際的教學活動,不僅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技能,還不能讓自己的課堂只是花架子,而沒有真東西。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們還應不斷思考與探索。
肖華明.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有效性[J].時代教育,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