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敢
(浙江省諸暨市街亭鎮中)
美術作為一門視覺藝術,非常注重人的視覺感受。在美術教學中,如何把教師傳授的每個過程直觀地傳達給學生,許多美術教師都做了很多嘗試。傳統的方法是教師盡力把每個傳授的過程和制作步驟一步一步用圖形展示到黑板上,以便學生直觀地接受教育。但是在黑板上進行傳授有其難以克服的局限性,比如,信息量小,很多過程無法在黑板上展示;最大的局限怕是受限于教師的板演板畫技巧。
如何把平面上的制作過程迅速投放到立體空間上去呢?實物投影儀就提供了這樣的可能。在投影儀的輔助下,教師直接講解與示范制作過程,學生能一步不漏地學習整個制作過程,并從中學到技巧與方法。且投影儀具有可以調節的放大功能,特別在傳授鋼筆書法的結構、筆畫及篆刻制作過程的時候,投影儀可以很快把制作示范的過程即時展示在屏幕上,放大的畫面能使學生生動細致地觀看,受到教育與啟發。更何況教師可以邊制作邊講解,圖像與講解同時進行,其教育效果是無與倫比的。特別是在空間大的教室上課,比如,示范課、公開課等,再配合話筒,上課效果不會受到影響。
工藝制作教學中,同樣也可以應用實物投影儀。例如,剪貼畫制作,教師可以把直接所剪的東西放到實物投影儀,投射到屏幕上,向學生講解所剪形體及色彩、肌理效果。色彩與肌理效果一旦放大后投射到屏幕上,學生的感受更直觀、更清晰,因此能產生一種意外的效果。比如,平常我們認為根本不可能應用到繪畫中的沙子、鹽、樹皮、蛋殼等,有了投影儀便都可以應用。由于這些繪畫材料其不同的色彩、質地、肌理,用了投影儀,所產生的作用不僅變“廢”為寶,有時能畫龍點睛,提升其價值,給學生以獨特的美的享受。有時可以對不同色彩的片狀材料的制作形象進行更換,更會產生對比色彩效果,從而使學生更易懂得什么樣的色彩搭配更加美觀,提高對美與丑的欣賞鑒別水平。運用投影儀還能更直觀地感受由于色塊大小關系的變化而產生的畫面變化,這樣的教學效果是傳統的教學手段無法企及的。
運用投影儀,還可以充分提高繪畫寫生的教學效果。繪畫寫生是中學美術教學中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大部分教師通常都是在室內完成這一內容。由于受空間所限,尤其受學生人數的限制,效果常常不夠理想,特別是寫生實踐這一環節。以人物頭像寫生為例,傳統課堂教學的做法都是選定一人當模特,這位模特得長期保持頭部姿勢不變,眼睛得始終盯著一個固定方向不動,寫生的時間比較久。待學生畫好后,模特會很疲憊。另一方面,由于寫生的學生座位不同、方向不一,看到的模特的頭部自然也各不相同。如有的看到的是側面,有的看到的是正面,這就給教師對學生的寫生過程作指導并對寫生作品的評價帶來了困難。如果學生較多,那些座位較遠的學生看不清模特的五官特征,他們的寫生作業便無法保證質量。
寫生教學也可引入實物投影儀來克服這一系列難題。教師提前準備好人物頭像照片,并通過投影屏幕展示出來,這樣就不需模特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學生看到的頭部角度也是一樣的,只要畫面足夠大,后排學生也能看得一清二楚。這樣一來,存在于繪畫寫生課堂上的諸多難題都得到了有效解決。當然畫實物、畫模特跟畫照片小有差異,對初學寫生的學生來說,用投影儀引學生進門的效果是傳統方法難以比擬的。
要想知道學生有沒有掌握繪畫要領、學生的繪畫水平如何,我們就需要學生展示自己的繪畫作品,而展示繪畫作品的方法,不是將學生的作品掛在黑板上,就是學生自己拿著作品到講臺上,這些傳統的做法無法使其他學生全面、系統地欣賞到別人的繪畫作品,教師因此較難對學生的作品作出科學、有效的評價。而利用實物投影儀,我們就可將全班學生的繪畫作品全都收錄進去,既可一一展示,也可進行對比展示,這樣就能使學生正確認識到自己的繪畫水平,對于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也能及時發現,進而加以改正。
總之,隨著科學技術日益發達,傳統的美術教學方法雖然不一定會被現代教學技術全部替代,但是,現代教育技術的引入,肯定會豐富教學手段,并產生傳統教育手段難以達到的教育效果。實物投影儀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簡省操作環節,節省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當然,除此以外,實物投影儀在美術課堂中還有很多其他的應用空間,這就需要我們去進一步發展和挖掘,有待于美術教育同仁們作進一步探索。
王鳳.利用實物投影儀,優化課堂教學[J].蘇州教育信息化,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