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光俠
(河北省廊坊市永清縣第二中學)
赫爾巴特說:“興趣意味著自我活動。”夸美紐斯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重要條件之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巨大的激勵學習的潛在力量,當一個學生對他所學的學科發生興趣時,就會積極、主動、愉快地學習,也能對學習變得更加持久和專注,而不會感到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因而教師要從多方面給予引導,激發學生的興趣。那么怎樣才能做好這一點呢?我認為宜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好奇是探究的起點,創設一個好的情境,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和探究的興趣。選擇和設計的教學內容注重以學生的生活實踐為基礎,把課程內容和學生課外生活結合起來,使他們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當學生看到某種技能、知識與現實世界息息相關時,學習通常會更主動。講數學測量問題可以用圖示法教,也可以用多媒體動畫來演示,還可以通過自制教具的操作來學。當課堂教學充滿鮮活的內容時,學生就會不由自主地投入學習中去。
如,溫故知新法:在教學中,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水平,以舊引新、由淺入深、循循善誘、啟發設問,讓學生直接參與數學定理的證明過程,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激發學生思考問題、探索結論的興趣和熱情。
興趣總是和成功的喜悅相連,如果學生在學習上有收獲或進步時,往往能引起興趣感、輕松感和愉快感,同時對學習產生自信心,這是對學習興趣的一種強化。教師為每個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力求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收獲。優等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做些思考題,以滿足他們的求知欲,開闊他們的視野;對學習困難的學生要降低問題的難度,讓他們在前進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巨大的鼓舞中不斷增強對數學的興趣。
教師可以通過簡潔優美的語言,生動的內容,數與形之間的協調,圖形和式子的對稱和諧,以及在黑板上掛圖和以各種電化教學手段展現出的優美畫面和建筑物中看到的,如圖形、正多邊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各種對稱圖形,都可以引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如將一個幾何圖形平移、旋轉、變換位置,投影在屏幕上,使學生看到內在的聯系和外在的性質,學生會感到耳目一新,興趣盎然。
對學生充滿愛心。愛是全部教育的基礎,沒有對學生真摯的愛和充滿希望的愛,任何教育方法都無從談起。“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教師的情緒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對學生有愛心的教師,學生才會從心里喜歡他,才會對他的課感興趣。教師首先要信任學生,能發現學生的長處,找出他們的閃光點;其次,教師要一視同仁,多給后進生一點愛,在學習中多鼓勵他們,對他們充滿愛心,要充分尊重他們,對犯錯誤的學生也要從愛心出發,幫助他們改正錯誤,像對自己的子女一樣。“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教師要從生活、學習上關心學生,理解學生,分享他們的歡樂和苦惱。
總之,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從不同的角度,各個方面,用不同教學方法進行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增強他們的參與意識,開發他們的思維,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等。
馬光新.試論如何培養初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J].課外閱讀:中旬,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