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鳳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第六中學)
語文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對于培養學生的表達、認知、感悟能力都有重要意義。教學中有效開展語文互動教學,對學生發展和成長有重要作用。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幾點策略。
興趣是學生參與學習的動力,對中學生來說,開展語文“互動”教學就要在“趣”字上做文章,創設激趣情境。方法很多,如即興表演、故事引入、主題辯論等,在教學《海燕》一文時,我利用了情境導入:課前播放一段在暴風雨即將來臨時,海燕等海鳥在洶涌澎湃大海上飛翔的視頻,引導學生想象,鳥類在這樣的情景中會有怎樣的表現?小組內互相交流。由此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營造了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引發了學生的互動需求。
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的活動。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圍繞語文教學目標充分發揚民主,引導學生開展互動學習。主要通過感知、理解、體驗、合作、交流來體現師生、生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認識。如,教學《故鄉》《背影》這類現代散文時,教師除了和學生做好知識點交流外,還應積極引導學生對課文提出問題和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作出回答,遇到疑難時,教師才幫助學生解答。以此實現學生與文本和作者的真正對話,實現與教師的多邊互動,整堂課都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語文學習必須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教學《海燕》時,為實現以讀帶講,我讓學生在小組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讓學生邊讀邊思考:文中的海燕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組內交流后進行全班展示。學生理解、合作、交流后知識得到提升,把握了海燕勇敢、高傲的形象。這樣,在整體感知海燕的基礎上,學生結合寫作背景對作者意圖、文本深意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利用小組合作學習語文,增強了學生運用語言、展示自我的信心,通過扎實的語言訓練,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綜合應用能力,使學生個性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總之,語文課是開放而富有活力的,運用互動式教學策略既有利于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又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從而不斷提高教學實效。
程朝陽.淺談語文課堂互動教學策略.學周刊:A,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