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憶文
(遼寧省盤錦市遼河油田興隆臺二中)
我們該采取怎樣的教學措施才能提高初中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從自身教學實踐出發,對此問題提出兩點簡單的看法。
要想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有效性,我們首先就要摒棄以往教師為主體、學生為客體的傳統教學理念,所設計的音樂教學活動要圍繞學生來進行,從而充分體現學習主體性,促進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
如,在教學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歌舞青春》中《青春舞曲》這首歌時,我并沒有將這首歌直接教唱給學生,而是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了這一樂曲,讓學生認真聆聽、感受音樂,然后問學生:“這是哪個民族的歌曲?這首歌曲的音樂特點(曲調、節奏、速度、情緒)是什么?”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交流。然后,繼續播放歌曲,讓學生邊聽邊跟隨音響唱樂譜,并體會這首歌的節拍感。這樣,我一方面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另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首歌的歌曲知識。
常規的初中音樂課堂,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常常是教師示范—學生學唱,這樣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早已不適應現代音樂教育的教學要求,也無法令我們獲得滿意的教學效果。所以,我們必須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來采取新穎、有趣的教學方式,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
如,在教學七年級下冊中的音樂情景劇《一個真實的故事》時,我就在班里選擇了幾名學生讓他們對情景劇中的角色進行了扮演,如,朗誦者、丹頂鶴、女孩,以及群眾演員:蘆葦、風聲、流水、雷雨聲等。如此精彩有趣的教學形式立即引起了學生的參與興趣,學生也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和音樂才華,將這一情景劇演繹得精彩生動。這樣,我通過開展角色扮演活動,一方面豐富了教學形式,使原本枯燥乏味的音樂課堂變得精彩有趣;另一方面在學習這首歌時,學生會正確把握這首歌的情感情緒,理解這首歌的內涵和意義。
總之,身為一名初中音樂教師,我們要始終遵循“有效教學”這一教學理念,并廣為搜尋和探索各種新方法和新手段,使初中音樂課堂獲取最高的教學效益。
陳榮.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初中音樂情境教學[D].華中師范大學,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