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向龍
(浙江省溫州市洞頭縣實驗中學)
本文試著闡述以計算機和網絡為主要媒介進行教學活動的信息技術與微課的關聯。
微課可以作為分層教學資源,實現異步教學。學生群體由于先天的素質和后天所處的社會及家庭文化環境、背景的不同,存在著差異性。在初中信息技術階段表現為:有的學生已經略懂裝機和普通網絡技術的運用,而且對軟件操作的理解和領悟力比較強;有的學生甚至連鼠標鍵盤的使用都還不熟練,針對軟件的學習,存在畏難情緒。
微課作為一種教學類的視頻資源,目前主要是通過網絡來傳播,觀看媒介是手機、ipad、電腦等等這些終端,但主流媒體還是電腦,而在教學中最能有效利用這些資源的是信息技術課。因而天天和電腦、網絡打交道的信息技術學科在微課的開發和利用方面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
微型學習是一種可利用移動通信技術實現雙向交流的學習方式,可以實現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學習。Theo Hug學者認為“微型學習是處理比較小的學習單元并且聚焦于時間較短的學習活動。”因此,我們在制作微課時應著眼于知識結構簡單、簡易明了的知識點,而內部結構復雜不容易闡述清楚的,就不宜采用微課的形式。
由于微課的學習有時依賴學生自覺的行為,再加上原本有些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本身的學習不是很感興趣,一旦脫離了教師的監督便把注意力放到與課堂無關的事情上。要想充分發揮微課的教學效果,信息技術教師更要加強對課堂的管控,同時要學會制作聲情并茂的微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對于一些學生來,說信息技術課堂學習更習慣于教師與學生面對面、教師講、學生練的課堂教學,實施微課之后原有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與微課存在沖突,他們會覺得很不適應,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更要加強指導與監督,讓這些學生快速適應利用微課的學習。
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工具,它的實施保證了課堂內外的有效銜接,保證了教學任務的完整和連續性,很好地契合了當前信息技術新課程實施的理念。必將推動信息技術教學新的課堂變革。
[1]吳曉莤.利用微課促進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途徑[J].2013(06).
[2]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