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春瑩
(青海省海西州茫崖行委中學)
所謂課堂有效性即是在有效的課堂時間內,通過教師的教、學生的學,使學生得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全面、充分、協調發展。很多時候,在我們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么就是“太無視”教學改革,要么就是面對課程改革,有心無力,而沿用舊模式,“一言堂”“滿堂灌”,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效率低下;要么就是“太重視”教學改革,盲目實踐新教學理念,單純追求新教學形式,而忽略教學實際,導致課堂效率低下,華而不實。筆者結合自己多年初中英語教學經驗,對于如何提高英語有效性教學進行了思考。
“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藥’。”而興趣,正是點燃這火藥的導火索。課程改革中也強調了要形成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關注學生的學習經驗和興趣,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因此,我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會先想方設法走進學生的生活,了解他們的認知水平、興趣愛好,從而在教學中投其所好,更好地和學生溝通,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初中生,男生喜歡打籃球、看球賽,女孩喜歡看浪漫愛情電視劇、小說。他們各自有喜歡的歌曲、喜歡的明星。我就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些愛好,在課堂教學中,但凡能涉及的,就會適時、適量地給學生呈現一些相關的內容,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效果還是不錯的,學生果然興致勃勃,想說,敢說,也喜歡說。這樣,讓學生自主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大膽講英語,自覺練習英語。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更何況是一個班四十多個學生,無論是知識基礎、語言能力還是學習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因此,我們在設計英語課程教學時,一方面要尊重個體差異。不但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還要考慮學生的不同情況。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差異并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另一方面要因材施教。既要設計并布置具有層次性和梯度性的教學任務,引導和激勵全體學生主動參與,激發學習積極性,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又要營造自由、平等的教學氛圍,讓師生、生生能在課堂上平等互動,拉近師生距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個方法,即便是再好的方法,用的次數多了,用得久了,它的魅力也就消失殆盡了。要激發、保持和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需要教師認真地鉆研教學,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常變常新,才能給學生以新鮮感。例如,詞匯的教學,就可以通過圖片、事物、同義反義詞解釋、創設情境等不同的形式來呈現,來達到讓學生理解詞義的目的。
夏章洪.改進初中英語教學的幾點體會[J].麗水師專學報,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