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十月
(四川西昌一中俊波外國語學校)
回想2009 級成為學校十年英語教學中終極A,B 英語教學班的年級,還忍不住懷念。有2009 級的學生回來探望我,聊起當時的課堂,明顯地可以感覺到他們的興奮和眉飛色舞,可見當時的課堂帶給了他們不少的回味。
那當時A,B 班留給他們的到底是什么呢?究竟是什么東西讓他們懷念和激動呢?那就是人人享有的均等表達和表演的機會。那機會不管他想與不想我都會給他們。那機會讓班級中的每個人獲得了成長,讓每個人內心中展現和創造的欲望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而他或她因此而得到了別人的認可,體現了自己在英語課堂上存在的價值!
從2012 級開始,學校因發展需要,不再實行A,B 班英語教學。班級中一部分安靜的孩子就開始讓自己蜷縮起來,課堂上生怕老師叫到他發言和表演。而課堂時間的有限,又讓我不能讓人人都擁有均等的表現和表達機會!而這時的課堂往往成了“站花兒”的主場,而其他人則成了觀眾或者聽眾。與其觀賞,不如加入!但58 名學生怎么辦呢?這個問題讓人困擾,而看到“啞巴”的增多,這種擔心和惆悵又時時涌上心頭。如果僅僅為筆試成績的提升而教學那倒不難。不過我們的英語教學僅僅是為了分數嗎?這也是萬校長和謝校長在英語教研組常提到的問題。結果為問題而生的辦法還沒有找到,2012 級已經順利畢業,當然畢業成績還不錯。
2015 級緊跟撲面而來,14 班的學生熱情大方,“站花兒”比比皆是,課堂很捧場,基本每堂課讓我上得樂呵;15 班的學生溫柔內斂,聲音小,朗讀拖沓,口語會話課時除了稀稀拉拉的幾只手,整個一個寂靜,你真擔心他們幾只小手也會被同化。而此時的我往往成了課堂的主角而不是主導,自問自答成為一幅難堪的畫面。郁悶啊!
開學三周后,居然有家長來電說:“唐老師,我發現娃兒學過的東西咋個還不會讀呢?”周末布置的朗讀作業,家長說,“娃娃的聲音幾乎聽不到,你喊他大聲讀,他還給你毛起。”這些負面的消息刺激著我,讓人很是不爽,關鍵是這些家伙把我的要求打了折扣。過程不行,必然影響結果的體現。怎么辦?問題又再次擺到了我面前。問題不解決,我的大腦將得不到安靜。
學校為督促英語教師加強個人業務的提升,每期都要求大家提供個人錄音供檢查。實施中,我親身體會到,我會比平時在意很多,語音、語調、節奏均會更加注重,因此讓朗讀和說英語也會變得更有感染力。但錄音機錄下的效果一聽特別差。我在想,這是一個改善英語學習素質的好點子,我能不能從技術上改進一下呢?
技術的東西,還真得感謝科技的進步。班級很多學生家都有電腦,可不可以用電腦的錄音軟件呢?搜索、下載,試用比較最后選定為“克克MP3 錄音軟件”,免費的。于是以前被家長所批評的上網聊QQ、聽音樂、看電影、玩游戲等娛樂性動作,被錄音作業擠占了。毫無疑問,做正事,弄學習,家長是很支持的。與此同時卻有學生告訴我,他們家沒有電腦,可不可以用手機上的錄音功能呢?我說你試一試,結果效果還不錯。你看,聰明的孩子們和我的想法一碰,一下子就撞出了智慧的火花。而學校配發的磁帶和初一開學時買的復讀機則成了他們最有力的聽讀工具,以前年級亂扔的磁帶,在我們14 班和15 班再也看不到了。同時閑暇之余,聽學生的錄音郵件則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課堂上通過多媒體分享他們的錄音文件則成了孩子們每天英語課期待的一件事,他們發現原來錄音出來的聲音是那樣的有趣。
量變到質變,這是唯物主義的法則。每次周末回家聽讀錄音甚至配背景音樂成了孩子們一件快樂而又必須做的事。而日積月累的聽讀,錄音讓兩個班的學生朗讀水平提升很快,從不敢讀、亂讀,到現在的清晰悅耳;從課堂上曾經的膽怯,蜷縮到現在陽光自信地舉手搶答;從成績的平凡到優生的壯大再到學困生的不服輸。而這些點點滴滴的變化,無不激勵我去開拓創新,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因為人之間的良好情緒是會相互感染的。
想想有趣的事情,是不是會給人增添幾分樂趣呢?期末考試的成績體現了這種做法的價值。初一上學期14 班為西昌市第四名,15 班第八名,下學期,14 班13 名,15 班15 名。兩個班的差距的縮小,盡管成績暫時沒有達到我期待的最佳水準,但提升的是大家學英語的熱情和自信。我在想快樂而有實效的學習,不僅會促進成績的提升,更會增強他們的英文素養吧。因此,這項有趣的實驗我還將繼續下去。快樂有效的英文學習方法將成為孩子們前進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