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濤
(鄭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
當前我國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在教學中不受重視,學校安排課時少、教師隊伍專業化程度不夠、教學效果欠佳等諸多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學生信息技術素養的提升,面對當前新課改及提升學生信息技術素養要求,要加強對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探索與改革,以激發學生興趣、鞏固學生信息技術素養、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下面簡要探討一下以目標為導向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的有效教學策略。
當前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順應新課標要求結合課程標準對教學進行了積極探索,但是多數教學探索仍舊專注于課程標準理論層面的細化,缺乏更加深入的研究及實踐,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信息技術課堂的進一步實踐與探索。目前,國內多省市學校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探索主要有三種方向,分別是基于教材的課程實施、基于經驗的課程實施、基于標準的課程實施。基于教材的課程實施主要集中在非專業待業老師及年輕教師當中,這類教師在缺乏深厚專業知識儲備、無法更好把握《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實驗)》的狀態下傾向于依靠教材展開教學;基于經驗的課程實施主要集中在有一定信息技術教學經驗的教師團隊中,這類教師受個人工作狀態、學校教學環境、教學設備等影響,在教學上無法及時進行技術更新與教法創新,從而多數只能依靠個人經驗與喜好進行教學設計,從而使教學脫離課程目標的同時無法獲得理想的教學質量與效果;基于課標的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展開信息技術教學,作為幾年內剛剛起步的教學模式,其在提升課堂效率、提升課堂生態、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方面有出眾表現,可以作為未來一段時間內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改革探索的主要方向。
基于標準的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和核心是基于標準的學習目標設置,因此,堅持以目標為導向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目標進行詳細分解,不僅有利于穩步推進課堂教學,提升教學質量與有效性,也有利于及時總結教學實踐經驗,反思教學不足,在打造全新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方面有積極意義。
基于目標導向的課堂教學是以課程標準為目標,在參照學生現有情況、教師個人專業素養及現有環境的基礎上,對課程的單元或課時進行細化分解,進而指導教學設計,指導評價設計,指導有效教學活動的學習結果描述。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目標是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信息時代的合格公民,創造良好的信息環境,打造終身學習的平臺,關照全體學生,建設有特色的信息技術課程,強調問題解決,倡導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創新實踐。圍繞這一教學目標,要利用目標導向模式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的優勢服務教學。
根據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的細化,要合理創設教學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迅速融入教學情境,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為教學效果與質量的提升服務,情境創設方式包括游戲、故事、問題、生活常識等,有助于鍛煉學生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授課中圍繞細化目標堅持循序漸進的教學模式引導獨立思考并解決問題,鼓勵學生積極交流合作,使其始終圍繞要完成的教學任務目標保持著探索求知狀態,在最近發展區理念指導下培養并鍛煉學生的個人能力及團結協作能力,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達到提升教學有效性的目的。授課過程中要積極聯合問題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任務教學法等教法增強教學優勢,圍繞細化后的課堂標準目標內容有針對性地完成新舊知識銜接與操作練習,達到提升學生信息素養的目的;積極利用啟發式教法發揮教師引導者角色價值,在把握學生知識能力水平與心理需求的情況下,提升問題設置啟發性與預見性,以調動學生參與興致,并為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的實際運用奠定良好的基礎;圍繞目標導向合理設計教學任務,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發揮個人能力解決問題,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探究是提升教學效果與質量、促使學生綜合能力全面發展的關鍵,教學中要堅持以目標為導向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任務,以便提升教學有效性及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
[1]傅洪舸.高中信息技術課的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8).
[2]戴志國.目標導向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01).
[3]陳曉風.中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