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英
(浙江省浦江七中)
科學實驗是科學課的重點,當教學內容涉及實驗時,科學教師總是在辦公室先做一遍,以防課堂演示時出現錯誤。其實我覺得不一定上課時做得實驗盡善盡美就是好的,學生就能把該掌握的要點記住,其實不然。
這些日子我剛好在教學“氧氣的制取、性質、用途”等內容。那天,我事先在辦公室制取氧氣,我從實驗室拿了些儀器、藥品。我準備先用二氧化錳和雙氧水制取氧氣,看到實驗室儲存的雙氧水的濃度是30%,我就加一倍的水進行稀釋。當我把稀釋的雙氧水倒入盛有二氧化錳的燒瓶時,液體從瓶口噴了出來,噴了一桌子水,我被嚇了一跳。仔細分析原因,是雙氧水濃度太大了。后來又經過我的稀釋,調好濃度后,實驗成功了。在上新課前,我要把作業及所有參考書上相應的題目做一遍,其中剛好有一個涉及此知識點的題目。由此我覺得濃度和夾子在做演示實驗時要重點強調。
當天,我在演示課時就濃度和夾子的問題時反復強調,要學生注意此知識點。但是,當我批改作業時卻大跌眼鏡,全班做對的學生寥寥無幾。我仔細思考其中的原因:實驗課是教師最不喜歡教的課,我校沒有專業的實驗員,上到實驗課時,都是教師各自去取實驗哭材。實驗室一塌糊涂,充滿灰塵,儀器亂放,玻璃儀器有時找到了卻破的很多。等上課時教師把所有儀器、藥品準備好已經用了一半精力。因此,上課時先讓學生預習一遍,注意哪些要點需要強調一下,再按部就班地做實驗演示驗證一遍。其實,實驗課是學生最喜歡的,只要把儀器一拿到教室里,還沒上課,學生就非常的興奮,教師在講一些要點時,他們卻只顧唧唧喳喳,東看西看,根本沒聽進去。可能是實驗做得太少了,學生眼中只有新鮮感,只顧看到實驗表面的現象,不再思考此實驗的知識點和注意點,給他們講了也聽不進去。
怎樣才能讓學生掌握實驗的知識要點呢?我發現,其實演示課時,并不是把實驗演示好,課就成功了。相反,失敗的實驗反而更能讓學生找到其中的原因,同時,修改好實驗,牢牢掌握知識要點。因此,我想以后上實驗課時,把在辦公室出現的問題原生態地搬到教室里,或故意制造一些失敗的實驗,讓學生尋找其中的原因,并修正實驗,同時也牢牢記住知識要點,實驗的目的也就完成了。因此,在此章以后的幾節演示實驗課時,我故意制造失敗的實驗,讓學生找出原因。具體實驗如下。
【實驗一】加熱氯酸鉀制取氧氣。失敗表現:(1)很慢。學生找原因:沒有用催化劑二氧化錳。失敗表現(2)試管加熱時破裂。學生找原因:試管外壁原先有水沒擦干,或者沒有先均勻預熱,或者用內焰加熱是錯的。
【實驗二】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失敗表現(1)水槽中的水變紅。學生找原因:試管口沒棉塞花。因為加熱高錳酸鉀時反應快,沖出的氣流帶著高錳酸鉀粉末到水槽中了。失敗表現(2)實驗結束時試管破裂。學生找原因:沒有按課本要求先從水槽中移出導管,再移走酒精燈,先后順序操作反了。
【實驗三】鐵絲在氧氣中的燃燒。失敗表現(1)鐵絲很長時間燒不起來。學生找原因:事先忘了系一根火柴,或鐵絲太粗,或鐵絲生銹。失敗表現(2)集氣瓶炸裂。學生找原因:事先忘了裝少量的水或細沙。
【實驗四】磷在氧氣中的燃燒。失敗表現:集氣瓶炸裂。學生找原因:磷太多,反應太劇烈。
【實驗五】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失敗表現:進入集氣瓶的水少于五分一。學生找原因:磷太少,氧氣沒燒完或瓶塞漏氣。緊隨其后,我對學生進行了關于實驗知識要點掌握情況的檢測,發現學生掌握得很好。
李來宏.失敗是成功之母[M].新世界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