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益沖,楊 碧
(四川商務職業學院,四川 成都 611131)
石油工業是典型的過程工業,其復雜的鉆探施工過程、分散的工作區域和惡劣的野外施工作業環境、復雜的地質構造,決定了石油物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石油物資品種繁多,數量消耗巨大。石油勘探開發的過程是大規模的物資消耗過程,以勘探、開發為核心,涉及鉆井、井下、測井、采輸、物探、油建、機械、運輸、通信等眾多行業,專業復雜,所需物資種類眾多,數量龐大,尤其是地面建設用管材、試油用油井水泥、鉆井用壓井液材料、鉆頭、油套管等耗用量巨大。
(2)石油物資具有很強的專業性。石油行業各環節生產所需物資裝備中有一部分是社會通用的,如機電產品、普通化工材料;但更多的時候其主要裝備如物探、測井、鉆井、井下作業、采油采氣等裝備以及配件、材料的專用性很強,如石油專用化工產品、鉆井工具及配件等。
(3)石油物資需求具有一定的非均衡性。石油行業的生產過程是非均衡性的,特別在鉆井勘探領域中,井下情況復雜,地層不同所涉及的物資也不盡相同,甚至險情也時有發生,因此,急搶險物資供應成為專項工作需專門儲備。
正是由于上述石油生產特殊性,所以與一般物流企業相比,其工作任務繁重,流程復雜,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倉儲物流信息技術系統,才能保證工作任務完成。
(1)信息處理及傳遞速度慢。倉儲作業過程往往會產生大量的倉儲信息。某一個環節的信息處理不及時不準確,就會很快影響到其他環節的工作 ,造成許多不良現象以及后果。比如:在物資驗收階段,人員、設備、資料等信息溝通不良未及時到位造成貨車等待,直接導致用戶急需物資不能及時到位,耽誤生產。對驗收中發現的問題只能通過原始的渠道層層傳遞,解決一個問題需要幾天或更長的時間,工作效率不高。
(2)核對差錯率高。在物資存儲區,物資不按屬性混存、每種物資所屬料簽的信息不完善,發貨需保管員抱著沉重的手工帳本一頁頁核對,反復在同一貨架間來回穿梭,經常造成核對錯誤。
(3)所需人員多、成本高。為保證生產,傳統倉儲管理模式下的物資庫存居高不下,對無動態又重復入庫的物資無法及時發出預警信號,企業不能及時合理地平庫,需要過多的人員進行物資清點和整理,造成人工成本很高。
川中庫為了實現倉儲物流信息化,從機構設置、業務流程、管理制度、資料等都進行了全面的規范,為信息化建設提供了前提條件。
對于石油物資供應行業來說,倉儲管理是其重要的環節之一,該環節工作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物資采購質量好壞、資金能否順利回籠、用戶最終的評價等。因此,抓好倉儲管理將決定整個物資供應工作乃至整個工程能否順利完成,而其關鍵在于機構設置清楚、分工明確,管理制度科學、完善,業務規范化、流程化。
(1)機構設置明確。川中庫根據業務流程的不同環節將機構分設為物資計劃采購組、物資驗收組、保管保養組、物資出庫配送組、稽核組,財務結算組。各組之間職責清晰、分工既明確又相互關聯,對各種崗位(如計劃采購崗、驗收崗、保管崗、稽核崗等)有硬性的崗位責任制且嚴格執行。
(2)倉儲管理制度化。川中庫作為庫房,從計劃采購、物資入庫、出庫、配送、物資保管保養、財務結算等環節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與之作業流程相適應。“物資采購管理辦法”從源頭對生產建設所需物資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大宗物資通過網絡招投標進行合法合規采購。“物資驗收入庫流程及規定”保證了物資入庫的質量。“物資保管保養制度”確保了物資在庫期間的質量與數量。“物資出庫及配送流程”確保了物資及時準確送達用戶手中。“物資結算管理辦法”確保了采購資金的順利回流。另外,與之相配套的其他制度,如計具檢驗工作制度、巡回檢查制度、稽核制度等更是對其流程制度的一個補充與完善。
(3)倉儲業務流程化。一流的倉儲服務企業,一定有一套科學實用的倉儲業務流程,前一工作環節未完成,后一環節不得進行,環環相扣,流水作業式管理必須一絲不茍,一個步驟都不能減少、松懈。
(4)資料規范化。目前川中庫使用的各類賬冊、單據、記錄共達30 多種,如驗收記錄、抽檢記錄、發料記錄、電話記錄、設備運行記錄等。川中庫對每一種資料都有統一的填寫要求及歸檔保管規定。
各種基于互聯網的成熟的信息管理系統為實現川中庫倉儲物流信息化提供了必要條件。石油物資供應行業在經歷了重組上市大范圍的產業調整之后,全球信息化壓力更是迫在眉睫。作為車馬未動糧草先行的軍需官- 川中庫,更是需要快馬加鞭,改革傳統人力手工的落后操作模式,提升企業的軟硬實力,以便更好地為企業服好務,從而將自身打造為國際一流的物流企業。當前世面上影響較大又較成熟的物資信息管理系統為我們開發自身的物資信息管理系統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川中庫為成渝兩地的油氣田企業提供服務,適應各企業開發油礦的需要,進一步對整個倉儲業務實行全面有效管理。川中庫可結合本庫物資供應的實際模式,采用相應的先進Internet 技術建立一個適應自身的物資物資管理信息網絡。
(1)川中庫加強倉儲信息化建設的原則。結合上述川中庫倉儲信息化建設的需求,在充分調研川中庫倉儲業務流程及用戶需求的基礎上,提出以下實施建設的基本原則:強化基礎、主業優先、逐步深化。“強化基礎”原則主要是指先搭建好川中庫倉儲管理信息平臺,并確保各接入點網絡通暢,作好相關人員基本技能的培訓,同時徹底對60 個大類的物資編碼進行清理與規范。加強基礎檔案資料的完善,首先規范主要物資倉庫的收發存管理業務。“主業優先”原則是指在整個信息化推進過程中,根據倉儲管理的輕重緩急和信息化現狀,首先解決物資流程收發存的運行業務,再進一步向各種記錄、報表等信息拓展。“逐步深入”原則主要是指各業務領域內部逐步深入應用,比如管理信息系統這一塊,重點庫存管理好了,試點庫房應用取得效果,再逐步將成功應用模式復制到其他庫房和物資類型,并對個別物資(如代儲料)的個性化需求進行處理。
(2)川中庫倉儲信息化建設的實施階段。川中庫進一步實現與上級物資公司、中油集團公司信息化的對接,同時,要實現倉儲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集團財務管理、電子商務管理業務的融合,構建整個物資總公司信息化全面集成這樣宏偉的目標。盡管中石油集團公司大力支持,川中庫受到歷史條件的制約,員工素質參差不齊,倉儲業務不規范。完成川中庫倉儲信息化,必然要經歷倉儲物流信息化建設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實施內容:倉儲管理的網絡系統平臺與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所有的基礎數據整理。
第二階段主要實施內容:完成試點倉儲管理基本功能模塊的上線,包括驗收入庫管理系統、倉庫管理管理系統、發料管理系統;完成倉儲管理系統在供應站的全面推廣(包括人員操作培訓等);完成代管料、代儲料管理業務管理系統的應用。
第三階段實施內容:信息整合和價值提升。最終實現川中庫的移動和遠程處理相關生產經營業務以及實現與物資公司、集團公司相關ERP 系統的對接。
(1)驗收程序化。貨到現場,供應商憑送貨清單及用戶委托清單進入收料區→參與驗收各方(驗收員、供貨商、用戶方材料工)到場→仔細查驗到貨手續(合同、用戶委托清單、送貨清單、產品說明書或材質書、合格證)→查外觀(看產品外觀有無破損、變形、水漬等),開箱清點數量及用其他驗收工具對其本體進行驗收,做好驗收記錄并反饋信息與相關機構,同時參與各方簽字;如需進行特殊查驗,按相關程序進行這一環節→驗收工作完成,填制驗收記錄及收料單,驗收資料歸檔。
(2)物資發放程序化。用戶的材料工憑提貨單到庫領用料→保管員查驗資料,核對物資信息→向用戶點交數量→在發料記錄單上簽字→再一次核對庫存及資料→保管員出具“倉儲物資出門條”,門衛確認后放行用戶。
(3)物資保管保養程序化。根據物料特性對物資分區域存放→對物資進行“四號定位”,“五五擺放”,→制定保養方案,定期對物資進行清洗、除銹、上油、涂漆、翻曬、倒垛、涂滑石粉、密封等維護保養工作,填寫保養記錄。
如今條碼技術在倉儲業的自動化立體倉庫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于小型物品的管理和入庫不均衡的物品管理更顯示出其強大的優越性。所有的超市都采用這種方法對庫存商品進行管理。川中庫作為油氣開采服務的物資供應部門,其物資品種多而雜,形態大小各異,物資進出庫頻繁,用普通信息系統不能完全實現對實物的實時掌控,如在該信息系統之外,再輔以條碼技術信息處理技術對小件物資進行管理,可以確保倉庫中物料的移動、與進貨協調一致,保證產品的最優流入、保存和流出,同時可極大地提高物資庫存量的準確性,其可作為物資信息管理系統的有效補充。
根據川中庫的實際情況,在倉庫管理中條碼技術的應用主要是條碼的編碼和識別技術。因為對庫房而言,由于大多數的庫存物資都具有條形碼,所以用條形碼做自動識別與資料收集是最便宜、最方便的方式。同時條碼技術是實現快速、準確而可靠的采集數據的有效手段,借助物資條形碼上的資料,經條形碼讀取設備讀取后,可及時準確地將物資資料自動輸入與導出,從而達到自動化登陸、控制、傳遞、溝通的目的,實現實物與資料的同步,也可解決倉庫信息管理中數據的錄入和數據采集的“瓶頸”問題,為倉庫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提供了有利的技術支持。條碼技術在儲存管理上的優勢有:極大地提高了物流作業效率,同時減少了管理成本;降低了信息收集錯誤率,提高了作業質量;保管員能夠憑此更精確地控制貨位的指派與貨品的揀取;可方便有效地盤點貨品,從而準確地掌握庫存,控制庫存;做到了實時數據收集、實時顯示,并通過計算機快速處理而達到實時分析與實時控制的目的。
精通倉儲物流信息化的人才稀缺,是制約川中庫倉儲信息化建設的瓶頸問題,導致了信息化建設的滯后。這幾年,川中庫引進很多名大學生,補充新鮮的血液,必定還存在大部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進單位的老員工,缺乏電腦知識,甚至不會操作信息系統。川中庫根據具體的現實情況,制定了分批次的信息化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信息化業務的大練兵、大比武,合理安排員工外出學習,加強與同級單位大比賽,大大地提高了員工學習信息化的積極性。除此之外,挑選了信息化業務精干的人員,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遵從師傅帶徒弟的原則,互相學習,進一步提高信息化業務水平,取得一系列優異的成績。
本文從四個方面來說明建設川中庫物資信息管理系統的必要性,并粗略地討論了如何根據川中庫的實際情況建立一套適應自身的物資信息管理系統。目前川中庫已成功建立了自己的物資信息管理系統,該系統涉及計劃采購、物資倉儲等模塊。同時該系統已成功與各用戶單位完成了對接,真正實現了物資采、儲、配一條龍的高效服務,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向川渝地區一流的物資供應隊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1]崔介何.物流學概論(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王佐.北美倉儲業發展現狀和啟示(1)[J].中國儲運,2007,(4).
[3]王昕,尹福臣.企業信息化的方式與階段[J].經濟研究參考,2000,(9).
[4]連亞紅.淺談現代化的倉儲管理[J].同煤科技,2010,(2).
[5]劉士全.我國倉儲管理系統的發展趨勢[J].學理論,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