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先月
(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 南寧市 530007)
第一,存儲量和信息密度的增大。從信息存儲量來看,電子圖書擺脫了紙質圖書攜帶繁瑣的問題,只需要采用電磁信號,將數字化形式以文字的方式壓縮到存儲空間內,根據電子存儲器的大小可以自行存儲,據統計一張可讀光盤能夠存儲650M字節的信息,但是如果將這650M字節信息轉化成紙質圖書則需要1000冊30萬字的圖書,這就占據了大量的空間,而且不利于遠程攜帶,所以說電子圖書在存儲量和信息密度方面占有明顯優勢。
第二,制作成本低廉,環保清潔。通常電子圖書的產生原理就是將數字代碼發生進行轉換,以圖形、文字或者聲音等方式傳遞給計算機設備,可以通過計算機設備進行閱讀或者打印。在電子圖書制作成本上較為低廉,基本是一次投入,而且較之紙質圖書,電子圖書不必去印刷,也不需要大量的紙張和油墨,這就使得電子圖書十分環保清潔,還可以通過網絡進行下載,這就降低了電子圖書的價格,也大大增加了發行量。
第三,增加了信息更新速度和閱讀體驗的動感性。電子圖書出版時不必再像紙質圖書一樣去重新出片、打樣、輸出和裝訂,直接舍去了這些環節,這樣就極大地增加了電子圖書的更新速度。同時電子圖書在制作時可以根據閱讀內容添加一些聲像介質,這樣就可以在閱讀時還可以播放一些音樂,不再像紙質圖書閱讀時那樣枯燥,增加了圖書的可視聽性。
第一,閱讀的舒適性。在閱讀電子圖書時總是受到輻射和有害光線的干擾,對讀者的自身視力有嚴重危害。但是紙質圖書就沒有這些缺陷,而且讀者在閱讀紙質圖書時還可以根據文章中的章節和頁碼有選擇性的閱讀,這樣有助于增加讀者對文章的理解程度,所以紙質圖書的存在也是不可或缺的,它給人一種閱讀時的舒適感。
第二,使用的權威性。造紙術最早源于我國,在東漢時期人們為了更好地閱讀,便發明了紙,人們可以將自己想要閱讀的內容印刷在紙上,這樣就便于攜帶和傳承。而且經過幾千年的發展,紙質圖書在編輯與發行上已經逐漸完善。目前我國大多數文獻資料都是記載在紙質圖書上,而且國家對于紙質圖書的研究與發展并未停止,雖然受到電子圖書的沖擊,但是紙質圖書依然不斷影響著我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尤其是政府各項文件發放時基本都是紙質文件,還有學校教學時也都是通過紙質課本進行教學。
第三,批注的便捷性。讀者在閱讀紙質圖書時,可以將自己閱讀時的意見直接添加在圖書中,并且還可以隨時翻閱。但是電子圖書在讀者閱讀時無法及時標注,時間長了難免會忘記,這就不利于讀者的閱讀學習。所以說紙質圖書在閱讀理解上更具便捷性,讀者對所閱讀的內容印象較為深刻,同時紙質圖書內容也容易激發讀者的思考。
傳統紙質圖書在出版方面流程十分繁瑣,在圖書內容寫好后,要經過專業人員的篩選、出樣片、打樣、輸出、裝訂,當完成這些工作后,還需要由專業的面試人員進行發行面試,這個過程中有許多部門人員的參與。尤其是在當今社會環境下,一本紙質圖書的出版周期較長,必須要有一些的特定渠道才能進行發行,而且國家對于紙質圖書發行審查較為嚴格,一本高質量的紙質圖書出版十分不易。
然而電子圖書的出版程序就較為簡單了,尤其是當今網絡時代下,只要筆者將圖書內容寫好,然后交由專業人員進行特殊技術加工,就可以在網絡上進行發行了。不過電子圖書也是存在弊端的,電子圖書發行程序的簡單造成了電子圖書市場的混亂,很多不良書籍出現在電子圖書市場中,對于當代青少年學生成長造成了誤導,給社會精神文明建設造成了不良影響。
傳統紙質圖書的制作主要是靠紙張和油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再生紙技術已經出現,但是由于再生紙的成本較高,很多出版社還是會選擇使用傳統工藝進行造紙。傳統工藝造紙原料主要是由樹木生產的,這就需要大量砍伐森林資源,同時也給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直接影響了地球生態鏈的平衡,而且在造成過程中有大量污水排出,這些都會對地下水資源造成污染。目前還沒有可以回收降解油墨紙張的處理渠道,所以紙張使用完丟棄后會產生大量廢棄垃圾,對生態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電子圖書的制作就較為簡單了,主要是利用電磁信號將數字化信號轉換為文字,這個過程根本不需要任何紙張,也就不會造成社會垃圾,在很大程度了減少了森林資源的砍伐。人們主要是以計算機設備或者手機等電子產品對圖書進行下載閱讀,較為方便,可是電子圖書在閱讀時會對人體產生輻射,如果長時間閱讀可能會威脅到人體健康。
隨著千百年紙質圖書的使用,傳統紙質圖書的安全穩定性也已經達到了一個極高的水平。尤其是在那些專業圖書館內,圖書館管理人員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探索,已經總結出一套完善的紙質圖書保管技術體系。但是電子圖書的興起時間較短,主要是依靠網絡技術,網絡技術在安全穩定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尤其是近些年經常出現網絡黑客攻擊網站獲取信息的事件。這就使得電子圖書的數據使用和保存成為電子圖書市場進一步發展的
以事先擬定的采購計劃為依據,圖書館派出采購隊伍到各地圖書出版發行機構的供應商處實施采購計劃,當購回圖書后還要將圖書入庫,但必須以圖書的驗收、分類編目、標志加工的完成為前提,然后再將圖書上架排列、開放,之后才能進入流通領域向讀者開放。這便是紙質圖書的整個工作流程。對于每個環節的操作都要有相關管理人員來執行。電子圖書的種類繁多,而且在采購模式上也有顯著特點。電子圖書、電子期刊、電子報紙、網絡數據庫、數字光盤、MP3、MP4、DVD等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電子出版物。目前,已經有一定規模的圖書館以自身實際和經濟能力為依據進行了需要的電子出版物的選擇和采購。通常,對電子出版物的引進,圖書館會采取以下幾種方式:
第一,圖書館的采購依據通常都是要根據采購計劃進行的,要跟數據供應商進行協商,然后由采購人員進行圖書采購,在我國通常將這種采購方式成為自主采購。
第二,在一些地區經常會采取幾個圖書館進行合作的方式,成立集團公司,由眾人選出幾個代表進行圖書采購,負責協商圖書采購過程中的各項事宜,最后找到最為合適的采購方式,這通常被我們成為集團采購。
第三,在電子圖書出版時通常采用的是利用互聯網經費出版,這種出版方式主要適用于電子期刊和專利等,隨著時代的發展,龐大的電子資源數據庫已經逐漸建立和完善起來,這時就需要對電子圖書館內的資料進行重新分類,通常都是根據電子資料的名稱和英文字母進行排列的,這樣有利于對電子類圖書進行查找。
電子圖書的存儲較為方便,主要是根據存儲系統的大小進行劃分的,讀者可以采用不同的存儲方式,對電子圖書進行閱覽。其中主要包括:
第一,館內閱覽服務:在圖書館內提供計算機等電子圖書閱讀設施或設置電子閱覽室,為來館查閱的讀者提供館藏電子圖書的閱覽服務;
第二,在線閱覽服務:讀者可以在任何時刻任何地點使用圖書館的網絡圖書館瀏覽權限,進行在線閱覽;
第三,在線借閱和還書服務:讀者在任何時刻把圖書館的電子圖書下載到個人電腦上進行離線閱讀,閱讀完畢后,同樣可以在任何時刻通過系統實現在線還書。
在現代圖書館發展過程中,紙質圖書的地位還是無法改變的,紙質圖書想要進一步發展,就必須要借助網絡手段,要將一些具有時代性和前瞻性的文學進一步融合到紙質圖書中,要根據先進的電子網絡技術對紙質圖書進行宣傳,要讓人們充分認識到紙質圖書的與時俱進,要鼓勵作者進行投稿,要多與作者進行交流,要通過一些特殊手段不斷擴大期刊的知名度,進一步增加作者投稿的信心。
在大多數圖書館中,還一直將紙質圖書作為館內閱讀資料,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圖書館也要進行改革,要將紙質圖書與電子圖書進行融合,加強兩者之間的協作,要不斷增強圖書館的服務意識,提高圖書質量,不斷開發新資源,要在傳統紙質圖書的基礎上,加強電子圖書的建設,要開設專門的網上閱覽室,要給讀者提供便利的網絡信息,要讓讀者的需求得到滿足。
對于紙質圖書的印刷和出版,目前都已經有較為成熟的法律體系,但是電子圖書出現時間較短,在各方面都不成熟,尤其是在電子圖書產權保護方面,嚴重缺乏立法經驗,這對生產者、出版者還是開發者都沒有法律保障,很多盜用他人圖書產權的事件出現,這時就需要加強對圖書出版權的保護力度,要從法律上加強對圖書所有權的維護,要讓作者和讀者體會到文獻信息資源的法制化發展,從而奠定了電子圖書的進一步發展。
[1]孫紅衛,呂麗晰.網絡閱讀研究[J].圖書館,2009(1).
[2]習萬球.網絡環境下用戶需求與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研究[J].圖書館,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