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卿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嘉惠中學泉州市 362000)
學生在化學實驗中的親手操作,不僅能提高自身的動手能力,還能更深刻地理解化學的相關原理,使化學基礎知識更扎實。故而,探究初中生化學實驗動手能力的提升顯得極為重要。
化學實驗的演示一般是指教師將某個實驗過程完整的向學生演示的行為。目前在實驗演示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如教師的實驗操作演示不完全、不規范、不直觀等;面對不同智力和理解能力的學生在演示針對性方面做得不足,忽視了學生是否完全理解了對整個實驗的操作流程和規范。
為了便于管理和指導,學生在進行實驗時往往采取分組實驗的方式。但由于分組實驗的特性,同一個實驗往往是由多位同學共同完成的。在實驗過程中可能導致某些同學缺少動手的機會,或者有些同學性格內向,只看不做。又因為初中化學的實驗課程安排較緊,由于內容的緊湊和時間的緊張不能保證每一位同學都能完整地做完每一個實驗。長此以往,學生之間的成績就會出現參差不齊的情況。
課外活動是常規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對學生適當地開展課外活動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鼓勵學生積極動手動腦、提高學生善于觀察的能力。但目前很多初中學校課外活動的開展次數不夠,對時間、地點及活動的具體開展隨意散漫。另外,教師課外活動實驗中往往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味采取老師教學生做的方式,未把主動權還給學生,使學生喪失了參與探究的積極性。
化學實驗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教師應巧妙的加于利用,從而點燃學生的探索熱情。比如在進行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實驗過程中,可以借助“雞蛋跳舞”的實驗現象讓整個實驗妙趣橫生。其具體實驗原理和操作如下:
實驗原理:由于各種蛋殼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鈣,當雞蛋遇到鹽酸時,會發生如下反應:。由于C氣體不斷地附著在蛋殼表面,它們的總體積就比雞蛋原來的體積大得多,被它排開的水量不斷增多,浮力也就逐漸增大。等到浮力大于雞蛋重力時,雞蛋便逐漸地浮起來。當雞蛋浮到液體表面時,附著在它上面的氣泡破散溢出。這時平衡被破壞,雞蛋“頭重腳輕”,浮出液面的部分轉向下面,氣泡多的部分露出水面。隨后繼續重復以上過程,表現為雞蛋不斷地翻轉或上下浮沉,恰似“跳舞”。
具體操作:首先在玻璃杯中倒入大半杯清水,使水的深度比雞蛋的高度高幾厘米。然后把一個完好的新鮮雞蛋放入水中,這時雞蛋逐漸沉入水底。最后往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濃鹽酸,同時往杯里滴入一滴洗滌劑,并將溶液攪拌均勻。
還有很多類似于“雞蛋跳舞”的化學實驗,只要根據一定的化學原理,在原來的基礎上稍加改變。不僅使實驗更貼近生活,還能提高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和積極性,當學生們見到化學實驗成功后,分享成功的喜悅時的學習效果顯著。
第一,使實驗過程直觀,結果現象明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實驗演示時,重點是使演示過程更直觀明了。在節約了時間的同時,還能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實驗原理和學會實驗操作。
例如在進行木炭吸附紅墨水的實驗過程中,如果演示照本宣科,將可能出現炭粒懸浮在溶液中導致現象不明顯的情況。但如果將木炭碾碎,底部再墊上濾紙,這樣既能防治木炭漏掉又起過濾的作用。在實驗時只需要將紅墨水倒入試管,經過管口的木炭和濾紙,漏出的墨水就變得澄清透明了,和原來教材上的實驗方法比,結果現象更加明顯。
第二,排除危害,防止污染。有些化學實驗中涉及到易燃易爆、有毒的物質,如果教材中的設計考慮不周,可能會導致出現污染環境的現象。
比如硫和磷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將會產生有毒氣體一氧化碳。教師在教學此實驗時,可以在原來的基礎上稍加改進,并引導學生分析理解。使學生在深刻地了解實驗原理的同時,增強了識別危害、防止污染的自我保護和環境保護意識。
初中學生在進行化學實驗操作時,存在在不少操作細節上的錯誤。例如在檢查裝置氣密性時,沒有將導管先插入水里,或插入水中太深,氣體無法逸出;在傾倒腐蝕性如強酸等液體時,掌心沒有正對著瓶上的標簽,瓶蓋沒有倒放在桌上,容易導致瓶體脫落和腐蝕桌面;又如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沒有用棉花堵住試管口,使得高錳酸鉀進入導管污染水槽等。
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相關實驗前,應注重提醒與督促,使學生在實驗時更加細心和提高警惕性,但也不要矯枉過正使得學生畏手畏腳,懼怕做實驗和打擊學生進行實驗的信心。例如在進行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學生容易過快地將燃燒匙伸入集氣瓶中;在進行燃燒試管等類似實驗的時候,試管夾沒有準確夾在距離管口三分之一的地方。在進行這樣容易發生錯誤的實驗時,教師應該在學生進行實驗時仔細觀察,及時發現錯誤并糾正。
本文主要通過發現初中生在化學實驗中動手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案例分析了如何提高初中生化學實驗的動手能力,在教學實踐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希望能夠促進初中化學實驗學生動手能力的提升。
[1]陳利娟.新課程標準理念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探索與實施[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
[2]左勇.初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的設計與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